龙门呈心老

千山倚天高,一径穿云斜。

忽然见楼阁,知是佛子家。

苍松老不死,夭矫如龙蛇。

霜皮自鳞皴,风梢互槎牙。

幽花似薝卜,清绝不可加。

过庭送好音,异哉碧鸰伽。

我来不忍去,一步三咨嗟。

终当解冠裳,从师卧烟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佛家清净之地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千山倚天高,一径穿云斜",开篇便以壮丽的景象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山势连绵,如同倚靠在苍穹之上,一条小径蜿蜒曲折,直入云端。

"忽然见楼阁,知是佛子家",诗人在登高望远中,突然间发现了一座楼阁,这里的“佛子”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这里应是一处寺院。由此可见,这不是一般的山水,而是一处充满禅意的佛教圣地。

"苍松老不死,夭矫如龙蛇",这里的苍松形象给人以岁月悠久、生机勃勃之感。树枝扭曲,宛若龙蛇,显示出自然界生命力与变幻莫测的美。

"霜皮自鳞皴,风梢互槎牙",诗人对松树表皮的描写,使人联想到岁月留下的痕迹,每一片“霜皮”都似是时光刻画。而“风梢互槎牙”则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灵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

"幽花似薝卜,清绝不可加",这里的幽花,虽不着色,但在诗人眼里,却是那样的清新脱俗,美到极致,不可再增添任何装饰。

"过庭送好音,异哉碧鸰伽",诗人经过庭院时,那里的风声水声似乎都成了佛教的梵呗,与世间的喧嚣截然不同,这里的“碧鸰伽”指的是清净的佛教乐曲。

"我来不忍去,一步三咨嗟",诗人在这片净土上流连忘返,每一步都充满了留恋和不舍的情感。

"终当解冠裳,从师卧烟霞",最终,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放下尘世的荣华,与佛法相伴,归隐于山水之间,达到一种超脱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会河道中

会河村店西,沙水清练练。

我行独带月,滉漾掣金线。

凝寒逼征衣,霜华重如霰。

至此怀僧弥,老泪几欲泫。

形式: 古风

再用奴字韵寄李廷吉

霜馀菊暗荷叶枯,千头喜见君家奴。

离离丹实照绿叶,不减五松官大夫。

迩来万木冻欲死,东君信到梅花须。

一枝亚竹斜照水,便觉清香无处无。

李君江南我江北,正如员峤邻方壶。

操修迥与世俗异,政事赖有神明扶。

文书甚简民甚喜,老吏往往寒无襦。

项侯秀发西楚后,作诗语带山仙癯。

愿因徐辟见孟子,折简未敢先招呼。

异时鼎社遂酣畅,会使王衍悲黄垆。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再用前韵谢张济之见和

我欲访蓬莱,长笑挹浮丘。

此身插两翼,泠然御飕飗。

楼台耸琼瑶,草木丛珠球。

周旋于其间,不知尘世忧。

愿言久未遂,俛仰今白头。

茅斋夜飞雪,碎玉敲风瓯。

平生铁石肠,化作绕指柔。

年饥百无赢,接新待来麰。

君才似雕鹗,脩翎正横秋。

冲天在不日,入侍岩廊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再用前韵谢潘寿卿见和二首(其二)

新诗清绝俗,想见胸中丘。

飞泉落高峰,风声助飕飗。

又如清庙中,河图见天球。

不惟竦观瞻,玩之可忘忧。

是行何处来,楚尾连吴头。

一杯聊效芹,大似胜茶瓯。

赓我喜雪章,词情和且柔。

久旱民苦饥,重怜来与麰。

勃焉来争春,富哉麰向秋。

吾君德无边,今与和气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