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枣儿

燕山枣树深,枣生纂纂悬赤心。悬赤心,人不喜。

谓言南方枣如瓜,仙种传来胜如此。

市儿狡狯生大贪,即将北枣呼为南。

?皮脱核开生面,他人得枣皆称善。

卖枣儿,谓言尔黠尔更痴,安得终身挟诈不使旁人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卖枣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小贩售卖北方枣子的故事,通过对比南方和北方枣子的不同,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欺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燕山枣树深,枣生纂纂悬赤心”描绘了北方枣树茂密生长的情景,枣子鲜红欲滴,形象地展示了北方枣子的诱人之处。接着,“悬赤心,人不喜”则暗示了人们对于北方枣子的偏见,认为它们不如南方的枣子美味。

“谓言南方枣如瓜,仙种传来胜如此”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南方的枣子比作西瓜,强调其非凡的品质,暗示北方枣子在某些人心目中的地位低下。然而,这种观点很快就被揭露为谬误。

“市儿狡狯生大贪,即将北枣呼为南”揭示了小贩的欺诈行为,他们故意混淆南北枣子,企图通过误导消费者来获取更多利益。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贪婪,也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欺骗现象。

“?皮脱核开生面,他人得枣皆称善”描述了小贩如何巧妙地处理枣子,使其看起来更加吸引人,从而骗取他人的信任和好评。这一细节进一步凸显了欺骗手段的高明和广泛性。

最后,“卖枣儿,谓言尔黠尔更痴,安得终身挟诈不使旁人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批判态度。他指出,尽管小贩看似聪明,但最终只会被识破,无法长久地欺骗他人。这不仅是对小贩行为的讽刺,也是对社会上所有欺骗行为的一种警示。

整首诗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贪婪、欺骗以及社会道德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姬叹

燕中姹女颜如玉,腰素盈盈才一束。

翠翘宝靥试新妆,皓齿颦蛾矜艳曲。

工迷下蔡城,解货成都酒。

卢家小字有人知,陌上使君争索偶。

十斛明珠许换归,只言松蕣比心期。

流苏帐开珠箔掩,破尽工夫与画眉。

何知觌面成捐弃,只买朱颜难买意。

北邙萧瑟白杨风,尽与春宵酬秘戏。

东家寒女方待年,眼看琵琶过别船。

古井波澜誓不起,齞唇历齿无人怜。

形式: 古风

庙灯二市歌

东城灯市声阗阗,西城庙市争臂肩。

燕姬利屣立不定,御史青骢难著鞭。

经旬盼望只一日,明日市门仍寂然。

东吴儒生羁旅客,欲货珍奇双手赤。

那知市货也寻常,只有貂皮与狐腋。

归来太息向僮奴,东西狂走何其愚。

忆过豪门真可羡,天琛海怪相辉眩。

遮藏不许路人窥,识气贾胡遥望见。

形式: 古风

续丽人行次坡公韵题美人照水图

金塘滟潋秋波长,红兰叶叶裙带香。

美人照水如照镜,自见清眸自断肠。

画师何处传深意,一点靥黄新破睡。

矫如天际下飞鸾,水面落花羞靡靡。

他时日映桑枝寒,东方千骑停金鞍。

在地愿为池沼水,只与蛾眉对面看。

相看脉脉情无底,相对终成路傍子。

君不见渐台水深鹊驾齐,浮槎无路空悲啼。

形式: 古风

陶公归来图诗次刘静修先生韵

典午昔年逢革除,濛濛八表沈康衢。

陶公归来手荷锄,一辞足化骚为奴。

致身本期元凯俱,沧海漂荡无黄虞。

武陵之人有与无,柴桑幻出桃源图。

容城韫璧不肯沽,千载二士遥相呼,哀哉赤狐还黑乌。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