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偕张思廉杨孟载徐二岳登虎丘

招提凭崇冈,石壁根空虚。

跻攀陟层巅,历览坏劫馀。

清商振穹昊,爽气栖平芜。

云消初旭吐,木落遥峰孤。

幽潭积水深,修绠断辘轳。

剑光欲飞腾,神物今有无。

空令吊古人,解笑英雄愚。

抚兹良辰及,感我芳情纡。

长揖当涂者,永与山林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虎丘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诗中“招提凭崇冈,石壁根空虚”开篇即以虎丘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入题,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跻攀陟层巅,历览坏劫馀”,表达了登山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清商振穹昊,爽气栖平芜”,描绘了清风拂过天空,清爽之气弥漫大地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云消初旭吐,木落遥峰孤”,通过云散日出、树木凋零的景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幽潭积水深,修绠断辘轳”,描绘了一处深邃的水潭,与之相连的绳索已断,象征着某种力量的消失或终结。“剑光欲飞腾,神物今有无”,借剑光的意象,表达了对神秘力量或英雄人物的追忆与疑问。“空令吊古人,解笑英雄愚”,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既有对他们的敬仰,也包含了一丝对英雄行为的反思。“抚兹良辰及,感我芳情纡”,表达了在美好时光中的感慨,情感曲折而深沉。“长揖当涂者,永与山林俱”,以辞官归隐的意向结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变化,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生、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洞察力。

收录诗词(19)

张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瑄,一作藻仲。少负才名,明洪武元年以考礼征,预修《元史》。太祖召至殿廷,擢翰林院编修,常呼为张家小秀才。洪武六年谪徙濠梁,道中卒

  • 字:藻重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73

相关古诗词

送傅子初先生之信州录事

去年十月交,冬浅寒辄冱。

客居江城馆,灯火在风露。

君从钱唐来,舍舟纵游步。

一见心为开,问劳出情素。

番阳与云间,相望千里路。

会合非偶然,况是夙所慕。

江左古世家,粲粲美风度。

射策衣绣归,春生五陵树。

文章天机锦,到手眩昏瞀。

坐谈极畴曩,欢然获知遇。

自冬更徂春,不间朝夕晤。

君于稠人中,走独心所寓。

传舍稍密迩,泥泞亦枉顾。

开卷析疑义,沛然决东注。

赏音风雅閒,神会见天趣。

平生耿耿怀,不为流俗具。

因君颇呈豁,欣快未易喻。

誓将与此老,结纳视亲故。

款洽岂有极,忽复报瓜戍。

录曹虽民职,未足展抱负。

行者崇令德,政化蔼先务。

分违坐契阔,引领不可溯。

中年别亲友,作恶若深忤。

梅风彭蠡宽,归蠲慎速渡。

后约仍绸缪,中情尚能赋。

芳洲蹇谁留,怀哉美人暮。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沙湖

凌晨出沙湖,杲杲寒日赤。

望路指西南,趁风挂帆席。

行行数里间,舟底尽沙碛。

岁暮寒水落,过者总烦剧。

篙师力支撑,进寸乃退尺。

叫呼问邻舟,始得指所适。

中流植雈苇,表以深水迹。

由兹遂无阻,四望始充斥。

迢递达岸旁,回首日已夕。

嗟予匪徒行,裒谢牵物役。

人生苦多虞,仰羡投林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续兰亭会补参军孔盛诗

暄风播旷宇,欣怀托阳春。

盥祓寄幽畅,虚襟遗世尘。

撷芳遵丘阿,接杯沿涧滨。

咏归何逍遥,遐哉仰斯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登道山亭

名藩跨炎服,崇阜极幽爽。

亭台纳元气,磅礴俯深广。

我来属初霁,心与孤云往。

萧飒海树秋,如闻暮潮响。

摩挲石阑古,挥霍霄汉上。

大有本虚空,河山一溟涨。

凄凉乘槎意,迢递紫霞想。

浊世谁复然,临风默惆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