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兰芳引.答悔庵饷酒茗

不断乡愁,烟水外、风帆如簇。

恨芳草斜阳,迢递偏伤远目。

扶筇归去,正东邻、酒香茶熟。

乍飞笺来到,空馆敲残寒玉。

绿蚁频浮,翠旗才展,顿消烦燠。

有紫鲙千头,更汲取碧琳千斛。

石炉徐沸,葛巾新漉。倚南窗、一枕清眠初足。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

鉴赏

这首《蕙兰芳引·答悔庵饷酒茗》由清代诗人彭孙遹所作,通过对酒茗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与回应。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香茶熟的温馨场景,以及在自然美景中的轻松惬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断乡愁,烟水外、风帆如簇。” 开篇即营造了一种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孤独感,通过烟波浩渺的江面和密集的风帆形象,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恨芳草斜阳,迢递偏伤远目。” 芳草斜阳,本是美好景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触动离愁别绪的元素,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

“扶筇归去,正东邻、酒香茶熟。” 描述了诗人归家时,东邻传来酒香茶熟的温馨画面,预示着即将享受的温暖与慰藉。

“乍飞笺来到,空馆敲残寒玉。” 这里运用了“飞笺”这一古典意象,象征着友人的问候突然而至,给诗人的孤寂生活带来了惊喜与温暖。

“绿蚁频浮,翠旗才展,顿消烦燠。” 通过“绿蚁”(酒面上的泡沫)和“翠旗”(茶旗,指茶叶),生动地描绘了酒茶的诱人之处,瞬间消除了夏日的炎热与烦躁。

“有紫鲙千头,更汲取碧琳千斛。” “紫鲙”(鱼片)和“碧琳”(珍贵的珍珠或宝石),不仅体现了美食的奢华,也寓意着友情的珍贵与深厚。

“石炉徐沸,葛巾新漉。” 描绘了烹茶的场景,石炉缓缓沸腾,葛巾(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布巾)经过清洗,更加清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氛围。

“倚南窗、一枕清眠初足。” 结尾处,诗人选择在南窗下静享清眠,表达了对这份宁静与满足的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对友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蓦山溪.舟中残月

芙蓉湖畔,点点喧津鼓。

何处是归程,轻鸥外、一声柔橹。

香销酒薄,早是不成眠,怪好月,故相撩,枕畔时来去。

方晖圆景,摇曳纷无数。

风勒水声寒,又激起、吴歈凄楚。

夜长梦短,此意有谁知,算只有,广寒人,知我伤心处。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洞仙歌.元夕

千门万户,听踏歌声遍。

一派笙箫暗尘远,有麝兰通气,罗绮如云,香过处,隐隐红帘尽捲。

闲行南北曲,玉醉花嫣,争簇天街闺蛾转。

更谁家艳质,灯火阑干,蓦地里、夜深重见。

向皓月光中费疑猜,不道是今宵,广寒人现。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法曲献仙音.九日扬州寓舍得饯大幼日秋试捷音作此却寄

黄入宫槐,香分月桂,仙宴鹿鸣初举。

江上峰青,曲中人远,传遍湘灵佳句。

锦笺遥,芳信速,早到竹西路。登高处。

忆当日、篝灯深语。西窗下、樽酒论文几度。

綵笔掣青霜,不加点、赋成鹦鹉。

共说钱郎,好添修、龙楼凤宇。

问少年同学,若个才情如许。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韵(其一)

解组归来,便黄绮、欣然相许。

休重问、屈生詹尹,贾生季主。

酒后擘笺霏艳雪,花间量屐粘香雨。

待縠巾、葛帔老溪山,招寻处。绛灌在,堪谁与。

羲皇远,还空伫。向歌楼乞食,讲筵高踞。

右北平中埋羽箭,吴东门下沉箫鼓。

但短衣、匹马尽馀年,无他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