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墙间竹影拟而画之终不近也

东墙才过午,写此此君真。

日翳倏无迹,云开俄有神。

因缘咸自尔,形似竟谁亲。

笔墨有非伪,天公恐笑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东方的墙壁刚刚过了正午时分,我写下这首诗赞美莲花。
阳光瞬间消失无踪,云层散去,莲花的神韵立刻显现出来。
万物的因缘都自然而然,虽然形态相似,但谁能真正亲近莲花的本质呢?
笔墨间的真实并非虚假,恐怕连上天也会笑我过于痴情于莲花。

注释

东墙:指东方的墙壁,可能象征时间或空间的界限。
此君:对莲花的尊称,古时文人常以‘君’来称呼花木。
日翳:形容阳光被遮蔽。
云开:云层散开,比喻事物的显露。
形似:外表相似。
亲:亲近,这里指深入理解。
笔墨:指书法和绘画,也可引申为文字表达。
天公:古人常以天公指代自然或造物主。
笑人:嘲笑,这里可能表示上天对诗人的戏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见墙间竹影拟而画之终不近也》。诗人观察到东墙上的竹影在正午时分的变化,被其动态美所吸引,试图通过绘画捕捉这种瞬间的神韵。他注意到竹影忽隐忽现,如同日光与云彩的游戏,转瞬即逝。诗人感慨,事物之间的因缘际会自有其规律,虽然竹子形态相似,但每一片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他强调笔墨的真实,担心过于追求形似,反而失去了自然的神韵,可能会让天公(自然)都笑人过于雕琢。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真实与模仿之间关系的反思。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郊

官曹拘束久,出郭便忘归。

江阔风烟澹,山稠草木稀。

客情随处好,鸥鸟自由飞。

尘事聊相放,吾心一寸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郭

步屧寻春去,郊原协气薰。

野花随路见,幽鸟隔山闻。

兴远连芳草,心闲对白云。

匆匆殊未惬,落日噪鸦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归云溪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

只凭藜杖穿幽径,还喜蒲团憩小亭。

散诞竹边梳白发,徘徊江上诵黄庭。

人间无此清凉处,亦许儿童共乞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归云溪三首(其三)

蜀道溪林胜,无如此地先。

两溪光练练,万竹翠涓涓。

世谓齐盘谷,人言过辋川。

吾生聊乐耳,何必问前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