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刘温书斋

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

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满室内,自然流露出高雅脱俗的韵味。
凉爽的秋风吹动着蟋蟀迁移,飘零的落叶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挥笔间挑亮了灯花,挂起的画轴展现出波澜壮阔的海浪景象。
谈论起《三国志》这部史书,其中记载了多少英勇豪杰的事迹,却终究空留于纸面。

注释

不掩:没有遮挡。
盈窗:充满窗户。
月:月亮。
天然:自然的。
格调:风格、情调。
高:高尚、高雅。
凉风:凉爽的风。
移:移动、吹动。
蟋蟀:一种昆虫,常被视为秋天的象征。
落叶:从树上落下的叶子。
离骚:此处借指离愁别绪,可能隐含对屈原《离骚》的联想。
回笔:挥笔、提笔。
挑灯烬:挑亮灯芯上的余烬,使灯火更亮。
悬图:悬挂的图画。
见:看见、展现。
海涛:海浪、波涛。
因论:谈论、讨论。
三国志:古代史书,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
空载:徒然记载、只记录在纸上。
几英豪:几个、若干位英勇杰出的人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夜宿友人书斋的宁静景象。开篇“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表达了作者对这份宁静月光下的清雅环境的赞美,月光如水,自然而不做作,营造出一派超脱尘世的高洁氛围。

接着“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则写出了秋夜的凉意,以及小虫和落叶的声音,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节的观察与感受。蟋蟀的叫声和落叶的飘零都成为这宁静夜晚的一部分,增添了一份生动。

“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一句,展示了诗人书斋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广阔。挑灯烬,即是提笔写作之意,而悬图则指挂有地图或画卷,透露出诗人的胸怀与志向,不仅局限于眼前的小室,还能触及远方海涛,展现了作者的壮志和想象空间。

最后“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厚兴趣和情感。三国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记叙了汉末三国时期的英雄事迹。在这里,诗人通过讨论这段历史,似乎在追忆那些英雄人物,虽然他们的名字被载入史册,但终究如同过眼云烟,给人以无尽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书斋景象,更通过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168)

张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江叟岛居

一家烟岛隈,竹里夜窗开。

数派分潮去,千樯聚月来。

石楼云断续,涧渚雁徘徊。

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宿昭应

夜忆开元寺,凄凉里巷间。

薄烟通魏阙,明月照骊山。

半壁空宫闭,连天白道闲。

清晨更回首,独向灞陵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中岳颛顼先生

先生颛顼后,得道自何人。

松柏卑于寿,儿孙老却身。

夜窗峰顶曙,寒涧洞中春。

恋此逍遥境,云间不可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处士梁烛

贤哉君子风,讽与古人同。

采药楚云里,移家湘水东。

星霜秋野阔,雨雹夜山空。

早晚相招隐,深耕老此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