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游天池寺》描绘了诗人游览天池寺时所见的景象。首句以疑问起笔,引出墓道新建与禅宫遗迹并存的画面,暗示历史的沧桑变迁。"宝地归别主"表达寺庙曾有其主人,但如今已物换星移;"青山属游人"则强调自然永恒,游人可随意欣赏。接下来,诗人通过"残僧寥落"和"古佛荒凉",描绘出寺庙的衰败与孤寂,周边只有野魅为邻,凸显出一种荒凉与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泉声秋可听"点出尽管环境凄清,但唯有秋天的泉水声尚能给人以慰藉,"苔衣漠漠石磷磷"则以青苔覆盖的石头和磷磷的光影,进一步渲染出寂静而古老的寺景。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池寺的遗迹,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永恒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