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屏风》由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描绘了屏风上所绘景象的幽静与哀愁。
首联“雾阁云窗杳去踪,月明中妇画堂空”,以雾和云隐喻屏风上的画面,仿佛是遥远的梦境。月光下的画堂显得空寂,暗示着人物的离去,留下的是空虚与回忆。
颔联“清宵未必无惆怅,咫尺鹰须直万重”,表达了即使在宁静的夜晚,心中也难免生出忧伤。咫尺之间,却如同隔绝万重山,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深邃与难以逾越。
颈联“香烛有光秋正永,孤颦一掩思何穷”,进一步渲染了氛围。秋天的长夜,香烛的微光,映照着女子孤独的面容,她的眼神充满了深深的思念,这份情感似乎无穷无尽。
尾联“蜀山梦断金鹅冷,流恨熏衣晓夜风”,以蜀山和金鹅作为象征,暗示了故事背景的遥远与凄凉。流离的恨意如同晨风,吹拂着衣物,将悲伤的气息带入每一个角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屏风上画面背后的情感世界,充满了哀愁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