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海虞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玄的《过海虞》描绘了一次傍晚时分的水乡之旅,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首联“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以“吴下”指代江南地区,琴川则为苏州的一条河流,这里以“古有名”强调其历史悠久,而“放舟落日”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乘舟于夕阳余晖之中,不经意间穿越于此地。

颔联“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进一步展开画卷,七溪之水汇聚,最终流向大海,象征着自然界的连通与流动;而十里青山,一半映入城市之中,既展现了山水之美,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两句通过空间的对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颈联“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转而抒发对历史的追忆。齐女墓前秋草萋萋,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言公家在旧琴声”则以琴声作为线索,引出对过往人物的怀念,这里的“言公”可能是指历史上与琴川有关的重要人物,通过琴声这一意象,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尾联“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收束全诗,点明诗人此次行程的特殊时刻——中秋之夜。此时诗人不仅欣赏着月光下的美景,还在路上吟诵诗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愉悦。这一联以个人体验结束全诗,使得整首诗情感饱满,富有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过海虞》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

沈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登乌目峰

凭虚直上最高峰,银汉无声露气浓。

万国山河明有月,四山松桧静无风。

吹笙便欲招黄鹤,过海还须驾玉虹。

醉吸素华餐沆瀣,此身如在水晶宫。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碧溪

五两蓑衣百尺竿,碧溪十里足盘桓。

卧分芳草为衾枕,坐爱清流照肺肝。

花照无声云影动,鸟飞不渡镜光寒。

平堤多种芙蓉树,惟有秋容耐晚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舟中望虞山

蜿蜒平野卧青山,相见令人独厚颜。

徒有诗篇曾记咏,已无筋力再跻攀。

船头旋转凭黄帽,水面低徊拟翠鬟。

旧日同游谁在者,欲从东老学清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四野农歌

烟雨冥蒙昼景昏,农歌四野竞纷纷。

东村群唱西村和,南陇余音北陇闻。

麦秀新腔良有节,竹枝遗调本无文。

不知帝力吾何有,击壤声中又夕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