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二首(其二)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轻盈的船帆在碧绿的群峰间若隐若现,水面连接着云山,视野开阔
晴朗的日子里,海上的晚霞如红云般浓厚,清晨的江边树木翠绿绵延
清澈的泉水从石眼中涌出,正好落在栏杆旁,一条小路通向松木门的寺庙,寺庙对面是小桥
明亮的月光下,钓鱼的小舟远离渔港,山上的积雪随着潮水暗流涌动

注释

轻帆:形容船帆轻盈。
千峰碧:众多绿色的山峰。
水接云山:水面与山峦相接。
遥:遥远。
晴日:晴朗的日子。
海霞:海边的晚霞。
红霭霭:色彩浓郁的红色。
晓天:清晨的天空。
江树绿迢迢:江边的树木翠绿延伸。
清波:清澈的水流。
石眼:石头缝隙中涌出的泉水。
泉当槛:泉水恰好位于栏杆附近。
松门寺:松木门的寺庙。
对桥:寺庙面对着小桥。
明月:明亮的月亮。
钓舟:钓鱼的小船。
渔浦:渔港。
雪浪:积雪形成的浪花。
暗随潮:悄悄地随着潮水流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山景象,充满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开篇“轻帆数点千峰碧”,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域和连绵不绝的青山。接着,“水接云山四望遥”更增添了一种辽阔与深远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广袤的自然之中,心旷神怡。

“晴日海霞红霭霭”,在明媚的阳光下,即使是海上的微霞也变得柔和而迷人。紧接着,“晓天江树绿迢迢”则将我们带入清晨的宁静之中,绿意盎然的江边树木仿佛在轻柔的晨露中更加生机勃勃。

“清波石眼泉当槛”,诗人细腻地描绘出水波轻拍石岸的声音,以及泉水如溪流般自然而然地流淌。"小径松门寺对桥"则让我们感受到一处幽静的佛寺附近,小径蜿蜒,古朴的松树与门相呼应,而那座桥似乎是连接现世与精神世界的一座纽带。

最后,“明月钓舟渔浦远”和“倾山雪浪暗随潮”,则是在夜幕降临之时,以明亮的月光为伴,诗人在渔浦中悠然自得地钓鱼;而白日里,那倾泻而下的山雪与波涛相呼应,如同大自然的节奏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内心的喜悦与宁静。

收录诗词(267)

徐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字昭梦。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 籍贯:福建莆田

相关古诗词

寺中偶题

听话金仙眉相毫,每来皆得解尘劳。

鹤栖云路看方贵,僧倚松门见始高。

名利罢烧心内火,雪霜偏垢鬓边毛。

银蟾未出金乌在,更上层楼眺海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岂劳孤棹送行舟,轻过天涯势未休。

断岸晓看残月挂,远湾寒背夕阳收。

川平直可追飞箭,风健还能溯急流。

幸遇济川恩不浅,北溟东海更何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双竞龙舟疾似风,一星毬子两明同。

平吴破蜀三除里,灭楚图秦百战中。

春近杜鹃啼不断,寒催归雁去何穷。

兵还失路旌旗乱,惊起红尘似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曲江宴日呈诸同年

鹪鹩惊与凤皇同,忽向中兴遇至公。

金榜连名升碧落,紫花封敕出琼宫。

天知惜日迟迟暮,春为催花旋旋红。

好是慈恩题了望,白云飞尽塔连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