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城书事

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

乱鸿寒渚远,群雀晚丛深。

霜重泾滩出,烟高陇树沉。

岁华徒自老,幽愤满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季节变换引发游子的感慨,天空连绵阴霾笼罩边塞。
纷乱的大雁飞过寒冷的沙洲渐行渐远,傍晚的鸟群栖息在密集的树林深处。
霜雪加重使得泾河滩地显露,炊烟袅袅使得山岭上的树木显得沉寂。
时光匆匆流逝,我独自老去,满怀忧郁之情登高眺望。

注释

节物:季节变化的景物。
羁旅:漂泊在外的旅人。
塞阴:边塞地区的阴霾天气。
乱鸿:纷乱的雁群。
寒渚:寒冷的沙洲。
晚丛:傍晚的树林。
泾滩:泾河的河滩。
烟高:炊烟袅袅上升。
陇树:山岭上的树木。
岁华:岁月。
幽愤:深深的忧郁和愤慨。
登临:登高眺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天登山时所感受到的情景和内心的感慨。开篇“节物感羁旅,连空生塞阴”两句,通过对自然界中秋意的捕捉,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旅途中的游子,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

“乱鸿寒渚远,群雀晚丛深”二句,则是通过描绘鸿鸟飞翔于广阔而又孤寂的河川,以及群雀栖息在深邃的丛林中,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霜重泾滩出,烟高陇树沉”两句,用霜雪覆盖的水滨和浓郁的山林烟雾,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沉郁与冷清。

最后,“岁华徒自老,幽愤满登临”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时光流逝、自己年华渐老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无法言说的忧愤和无尽的思绪。在登临之际,这些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作为游子对于家乡的怀念,以及面对岁月更迭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登邠州城楼

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陵阳云山阁寄上吴尹

云山高阁倚危墙,晚意无穷在渺茫。

极望不知云几许,满空惟见雁交相。

与谁把酒邀明月,独自吟诗到夕阳。

因念平台有佳兴,邹生枚叟奉梁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答马子山节推见寄

曾陪参画从櫜鞬,文雅当时最盛传。

玉挂好风横饮簟,翠漪明月漾吟船。

石渠金马余何者,绿水红莲子尚然。

好养江边鸿渐翼,诏书非久下菑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紫骝马

翩翩紫骝马,烂烂黄金鞍。

流水四蹄急,飞星双目寒。

拥头青玉釳,蔽臆彩丝鞶。

谁取交州鼓,摸将骨去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