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兵车行,征马鸣,路上行人皆哭声。

哭声彻天泪满地,天地自是终无情。

弓箭在身刀在手,父母相随语未了。

妻子牵衣在后啼,兄弟束装向前走。

遥遥西上咸阳路,万里苍茫起烟雾。

倾身迥逐孤雁飞,乡邻亲戚知何处。

掩泪吞声行负戈,运粮斩木北防河。

军中昨夜诏书至,发兵转戍长城地。

野旷天清战血腥,悲笳日暮秋风起。

君不闻长城夜哭秦时鬼,瀚海风烟汉家垒。

秦汉争雄几百年,有血当时成海水。

武皇重开边,干戈苦未息。

妇人力耕锄,丈夫事行役。

千村少烟火,万井惟荆棘。

兵革海内犹未清,州司门外徵求急。

君不见长城窟,城下草根缠白骨。

人生莫作长城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兵车行》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悲凉,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士兵及其家庭在战争中的痛苦与牺牲。

首句“兵车行,征马鸣”,以动态的画面开篇,兵车的行进与征马的嘶鸣,预示着战争的来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接着,“路上行人皆哭声”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悲痛,哭声连天,泪水满地,表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弓箭在身刀在手,父母相随语未了”描绘了士兵临行前与家人依依不舍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家人的牵挂。“妻子牵衣在后啼,兄弟束装向前走”则进一步展示了战争对家庭的分离,以及亲人之间的不舍与无奈。

“遥遥西上咸阳路,万里苍茫起烟雾”描绘了士兵远征的艰难旅程,以及沿途荒凉的景象,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遥远。接下来,“掩泪吞声行负戈,运粮斩木北防河”描述了士兵们在战场上的辛劳与牺牲,他们不仅要面对生死的考验,还要承担运送物资、筑防的重任。

“军中昨夜诏书至,发兵转戍长城地”表明了战争的连绵不断,即使在夜晚也传来新的命令,士兵们不得不继续前往新的战场。接下来的“野旷天清战血腥,悲笳日暮秋风起”描绘了战场的惨烈与凄凉,以及战争结束后的萧瑟景象。

最后,“君不闻长城夜哭秦时鬼,瀚海风烟汉家垒”通过历史的对比,强调了战争的永恒性与残酷性,无论是秦朝还是汉朝,战争都带来了无尽的苦难。而“秦汉争雄几百年,有血当时成海水”则总结了战争的代价,无数生命化为血海。

“武皇重开边,干戈苦未息”表达了对统治者发动战争的批评,以及战争永不停歇的事实。接下来,“妇人力耕锄,丈夫事行役”揭示了战争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女性在家务农,男性则在外征战,家庭生活被打破。

“千村少烟火,万井惟荆棘”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村庄不再繁华,田野长满了荆棘,象征着战争的破坏力。而“兵革海内犹未清,州司门外徵求急”则指出战争不仅在前线,也在后方持续,征税的压力使得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君不见长城窟,城下草根缠白骨”以长城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白骨与青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悲惨结局。最后,“人生莫作长城卒”表达了对士兵命运的同情,希望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的发生。

整体而言,《兵车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挖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价值。

收录诗词(75)

赵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白湖小隐。以诗名。有《鸣秋集》

  • 字:景哲
  • 籍贯:福建惠安

相关古诗词

采莲曲

采莲歌,歌采莲,鬓云斜堕黄金蝉。

兰桡画舫清江曲,珠钿罗裙凝云绿。

叶翠花红色如绮,鸦黄粉白情如玉。

江上休随鸿雁飞,花前莫并鸳鸯宿。

采莲自小惯乘潮,江中风浪何飘摇。

共怨良人千里外,顾影残妆恨未消。

形式: 古风

王昭君歌

自顾倾城姿,六宫人莫比。

薄倖丹青人,使我恨至死。

忽朝嫁我天一方,托身万里何茫茫。

宫月歌残杨柳色,梨云梦断罗衣香。

玉容暝对边尘泣,昭阳恩宠何嗟及。

云边箭落雁声寒,帐中霜重貂裘湿。

蕃王强妾若尽欢,异域不通言语难。

肝肠暗与弦俱断,独抱琵琶向月弹。

形式: 古风

古薄命

妾命薄如秋叶叶,薄从风胜如妾妾。

薄此身何所依叶,薄常趁风中飞妾。

薄命如秋影影瘦,伶俜月中冷妾身。

强在如影轻影轻,犹得随月行良人。

远戍交河北,堂上姑嫜发应白。

鬻钗剪发奉甘旨,夜制寒衣寄万里。

妾命强存不,如死妾命薄。

何太恶容华,暗向菱花落。

形式: 古风

铜雀台

高台已凋残,欢爱从此毕。

不闻歌吹声,惟见枫叶赤。

春风辇路依江渚,鸣珰佩玉知何处。

舞影晴浮漳水云,歌声暝作西陵雨。

君不见英雄割据无复存,全盛须臾那可论。

春深芳草宫前碧,凄凄犹带罗裙色。

月明风冷穗帐空,佳人掩泪望陵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