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其二)为滋和代懿作

和章来不早。又碧池深涨,绿荷开了。

消夏闲吟,正拂浣花笺小。

军将打门传送,刚谱得、红闺新调。

谁唱定风波,墨向盾头磨好。

堪怜十四琼枝,似四折瓜稀,仙凡颠倒。

且向深山,聊避六根烦恼。偶得开颜一笑。

便一斗胸中尘扫。清镜晓。提防玉关人老。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王闿运所作的《玉漏迟·其二》。诗人以夏日池塘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和章来不早"可能指的是友人未及时回应,但池水已涨,绿荷盛开,夏日的气息浓厚。诗人悠闲地吟咏,用浣花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还创作了新的曲调,可能是为闺中女子所作。

接着,诗人想象有人在演唱他新谱的歌曲,可能是定风波这样的曲目,准备好了墨水在盾牌上研磨,显示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闺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十四琼枝,比喻女子如美玉般珍贵,而"四折瓜稀"则可能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世事变迁,使得仙凡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诗人选择隐居深山,以此避开尘世烦恼,偶尔的一笑,能让他心情舒畅,仿佛胸中的尘埃都被一扫而空。清晨,他对着镜子,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以免岁月匆匆,如玉关边关的人一般老去。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拜星月慢.和樊山七夕词

绮思年年,离情处处,惯别浑成闲事。

海上风波,惹新亭悲泪。

料今岁,不如唐宫露盘花水,只是爆声传喜。

那用乞灵,看群儿自贵。叹山中,自有悲秋意。

被词人、拉入愁城底。一曲新吟,在啼螀声里。

如今好久住神仙地。岂不肯、挽尽银河水。

且付与、织剩余丝,织人间锦字。

形式:

琐窗寒.甲寅四月,夏气犹寒,芍药已残,新荷未出。登楼晨望,霭然有作

才送春归,当阶芍药,剩红留影。

风寒雨细,谁问绿苔芳径。

晓光笼、阑干暗凭,寂寞谁管离愁醒。

只翠禽双语,似知人闷,笑人孤另。强起开明镜。

又照见横波,泪痕香冷。今年好月,孤负粉樱红杏。

甚佳期、寒食踏青,倡条冶叶闲寄兴。

但昏昏,梦入梨云,早莺啼懒听。

形式:

水龙吟.题岳云闻笛图

岳云远到南横,尚书旧第风筝碎。

人生逝水,几家诗社,又兴吟事。

西蜀才人,少年潘鬓,暗惊铅泪。

笑诗翁充老,龙钟自喜,浑不管,陈抟睡。

今日法源春醉。问归魂,可留琼佩。

再传弟子,比康南海,更加憔悴。

来往燕台,驴背驮诗,遗篇不坠。

恨虞渊日薄,黄公垆畔,更无题字。

形式:

采桑子二阕(其一)

小姑吟罢英雄老,再起南征。

转恨余生,凄诉琴声杂鼓声。

微之也悔从前误,误了莺莺。莫误卿卿。

可惜风流顾曲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