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抚州钱郎中

名郎元是足风流,得郡东南地更优。

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

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

应与谢公资健笔,邦人才薄讵能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这位名郎本就风流倜傥,得到东南地区的郡守职位更是优越。
傍晚时分,翠绿的帷幕下传来管弦乐声,画堂中烟雨朦胧,如同秋天的五座山峰。
金黄的柑橘点缀着如星点的果实悬挂在栏杆边,香甜的稻米白如雪花般均匀地盛在碗中。
他应该像谢公那样才华横溢,国家的人才稀少,怎能匹配他的文采呢?

注释

名郎:指有才华、风流的人物。
东南地更优:地理位置优越,可能指经济文化发达。
翠幕:绿色的帷幕,形容环境优雅。
三市晚:三个市场附近的夜晚,可能指繁华的市井生活。
画堂:装饰华丽的厅堂。
五峰秋:秋天的景色,可能象征诗人的理想或心境。
黄柑:金黄色的柑橘,象征丰收和美好。
星垂槛:果实累累的样子,比喻丰富。
香稻:香气四溢的稻米。
雪满瓯:形容米饭洁白如雪,比喻丰盛。
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文才著称。
健笔:才思敏捷,笔力雄健。
邦人才薄:国家的人才匮乏。
讵能酬:怎能相配,表示赞美和期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为送别友人钱郎中赴任抚州所作,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愿。首句“名郎元是足风流”赞扬了钱郎中的才情风度,暗示他本就具有出众的才华和魅力。接着,“得郡东南地更优”表达了对抚州地理位置的赞赏,认为那里的东南之地更为优美。

“翠幕管弦三市晚,画堂烟雨五峰秋”描绘了抚州繁华热闹的市井生活和如画的山水景色,展现出当地的生活情趣和自然风光。诗人运用“翠幕”、“管弦”、“烟雨”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黄柑巧缀星垂槛,香稻匀翻雪满瓯”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抚州的物产丰饶,黄柑挂满枝头,犹如星辰点缀,而香稻白如雪,丰收景象诱人。这些细节展现了抚州的富庶和宜人。

最后,“应与谢公资健笔,邦人才薄讵能酬?”以谢公(谢朓)自比,表达对钱郎中的期许,希望他如同谢朓那样文采斐然,以他的才情为地方带来更多的繁荣和文化贡献。同时,也暗含对当地人才匮乏的感慨,暗示钱郎中的到来将是一大补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赞美和期待的送别诗,既描绘了抚州的美好,又寄寓了对友人的厚望。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送李莘太博

郪道鸣弦去,容台抱蕝初。

尘沙开祖帐,冰雪映征车。

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鹗书。

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沈谏议

东南经济得时英,方底除书下汉庭。

将幕鼓旗惊白昼,谏垣冠剑动青冥。

指撝瓯越归谈笑,镇压江吴出醉醒。

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陈世脩

沙渚鸿飞入楚云,远林樵爨宿烟昏。

娟娟野菊经秋淡,漠漠沧江带雨浑。

归路赏心应驻节,客亭离思暂开樽。

莫嗟问俗淹翔久,从此频繁不次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陈郎中还京兼过九江新宅

鹢舟金碧照溪沙,帆上风吹五两斜。

罢郡紫泥催向阙,过江红旆引还家。

因将旧社人携酒,应喜新林树见花。

莫作山斋久留意,中台虚位有清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