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一止创作,名为《南山有蹲鸱一首示里中诸豪》。诗中描绘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首句“南山有蹲鸱,春田多凫茈”,以自然界的物产比喻,暗示尽管自然界丰饶,但人间却有饥饿之苦。接着“何必泌之水,可以乐我饥”一句,表达了即使有如泉水般的救济,也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饥饿,暗含对当时社会救济不力的批评。
“六师拥行在,闾巷屯虎貔”描绘了军队驻扎的情景,暗示战争的紧张局势。“民食尚可纾,军食星火移”则表达了对军粮短缺问题的担忧,以及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努力输县官,无乏辕门炊”强调了民众和官员应共同努力,确保军需供应,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望。“所愿将与士,感此艰食时”表达了作者希望士兵们在困难时期能够保持忠诚和勇敢。
最后,“忠义发饫腹,向敌争先之。驱逐狐鼠群,宇县还清夷”表达了对士兵们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保卫国家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宁的美好愿景。“我辈死即休,粒米不敢私”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社会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对国家统一和安宁的渴望,以及对士兵们英勇作战、无私奉献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