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歌三首(其二)

我今便升天,悯念诸儒英。

大道体虚无,寂寂中有精。

视之若冥昧,窈窈中昭明。

莫言道虚诞,所患不至诚。

奚不登名山,诵是洞真经。

一讽而一咏,玄音彻太清。

太上辉金容,众仙齐应声。

十方散香花,燔烟旃檀馨。

皇娥奏九韶,鸾凤谐和鸣。

龙驾翳空迎,华盖曜查冥。

翛闲劫仞台,帝释欻降庭。

八王奉丹液,挹漱身腾轻。

逍遥有无间,流朗绝形名。

神童夹侍侧,自然朝万灵。

飘飘八景舆,游衍白玉京。

七祖升福堂,先亡悉超生。

王侯能笃信,必为天下贞。

大人体至德,一切蒙其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空中歌三首(其二)》由葛玄在隋朝创作,展现了道教修行的境界与追求。诗中以升天为主题,表达了对儒士的关怀与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首句“我今便升天,悯念诸儒英”,诗人自述即将升入天界,同时心怀对儒学精英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超越世俗的胸怀与对知识传承的重视。接着,“大道体虚无,寂寂中有精”揭示了道家哲学的核心——虚无之中蕴含着精微之道,强调了内在精神的修炼与宇宙真理的探索。

“视之若冥昧,窈窈中昭明”描绘了一种看似晦暗不明,实则光明照耀的境界,象征着通过内观与修行,能够洞察宇宙奥秘,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升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否定这种超凡脱俗的道,而是要致力于内心的真诚与纯净。

“奚不登名山,诵是洞真经”鼓励人们去名山大川,诵读道家经典,通过实践与学习,领悟宇宙真理。接下来的“一讽而一咏,玄音彻太清”描述了诵读经典时的美妙情境,声音穿越虚空,直达宇宙的深处,寓意着精神的提升与宇宙的共鸣。

“太上辉金容,众仙齐应声”描绘了太上老君的形象,光辉灿烂,众仙响应,象征着道家修行的崇高境界与神圣力量。随后的“十方散香花,燔烟旃檀馨”、“皇娥奏九韶,鸾凤谐和鸣”、“龙驾翳空迎,华盖曜查冥”等描绘了仙境中的祥和与庄严,展现了道家修行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翛闲劫仞台,帝释欻降庭”、“八王奉丹液,挹漱身腾轻”、“逍遥有无间,流朗绝形名”、“神童夹侍侧,自然朝万灵”、“飘飘八景舆,游衍白玉京”、“七祖升福堂,先亡悉超生”等诗句,描绘了修行者在仙境中的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后人的影响与恩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道教修行的高远理想与内在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精神世界深邃的思考与关怀。

收录诗词(3)

葛玄(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空中歌三首(其三)

散诞游山水,吐纳灵和津。

炼气同希夷,静咏道德篇。

至心宗玄一,冥感今乃宣。

飞驾御九龙,飘飘乘紫烟。

华景曜空衢,红云拥帝前。

暂迂蓬莱宫,倏忽已宾天。

伟伟众真会,渺渺凌重玄。

体固无终劫,金颜随日鲜。

欢乐太上境,悲念一切人。

谁能离死坏,结是冥中缘。

悠悠成至道,无有入无问。

微妙良难测,智者谓我贤。

若能弘众妙,轻举升神仙。

形式: 古风

诗二首(其一)

风从牖中入,酒在杯中摇。

手握四十九,灵光在上照。

巍峨丛蓍下,独向冥理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诗二首(其二)

进不登龙门,退不求名位。

无以消白日,常作巍峨醉。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金鼎天门开,反童复婴孩。

日月照昆仑,真君自然来。

三年结黄云,千日成圣胎。

九年登金阙,一纪升三台。

龙虎自然交,上帝安金台。

众神仰天表,忻慕心徘徊。

子今受灵文,专心如死灰。

积功十二年,功毕登云梯。

白光生圆象,紫气冲云霓。

端虚念太乙,浩劫天地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