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登燕公楼

栏干纳清晓,拄杖追黄鹄。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于独。

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

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

形式: 古风

翻译

栏杆迎接清晨的清凉,我持杖追赶黄鹄的踪迹。
燕公没有等待我,让我孤独地站立。
雾气散去,天空映照在河川上,阳光使春天的树木摇曳生姿。
我向世人挥手告别,微风轻拂我的野外衣裳。

注释

栏干:庭院或楼台的栏杆。
清晓:清晨。
黄鹄: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高远。
燕公:可能是对某位尊贵人物的称呼。
相待:等待。
雾收:雾气消散。
天落川:形容天空倒映在河川中。
春浮木:春天的阳光使树木似乎浮动起来。
谢:告别。
时人:当时的人们。
微风:轻轻的风。
野服:野外穿的衣服,可能指简朴的装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晓登燕公楼》,描绘了清晨登楼所见的景象和个人感受。首句“栏干纳清晓”写出了晨曦初照,栏杆上还残留着夜的清凉,展现了早晨的清新宁静。接着,“拄杖追黄鹄”以黄鹄为意象,表达诗人独自漫步的情态,流露出一丝孤独。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于独”暗含对友人的思念,暗示燕公不在,诗人只能独自站立,感受到一种被遗忘的寂寥。随后,“雾收天落川,日动春浮木”两句,通过雾气消散、阳光洒落大地,以及春天的到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寓言着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举手谢时人,微风吹野服”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告别和对自然的亲近,轻轻挥手向世人致意,任由微风轻拂身上的衣裳,透露出淡泊名利的超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早春登楼的孤独与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微云生屋脊,攲枕看培塿。

崔嵬乱一瞬,泰华入搔首。

须臾万银竹,壮观惊户牖。

摧击竟自碎,映空白烟走。

馀飙送未了,日色在井口。

去冬三寸雪,寒日澹相守。

商量细细融,未觉经旬久。

谁能料天工,办此颖脱手。

一凉满天地,平分到庭柳。

叶端啸馀风,送我一杯酒。

画屏题细字,尽记同来友。

俗眼之所遗,此事当不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海棠

春雨夜有声,连林杏花落。

海棠已复动,寒食岂寂寞。

人间有此丽,赴我隔年约。

花叶两分明,春阴耿帘幕。

东风吹不断,日暮胭脂薄。

何可无我吟,三叫恨诗恶。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烧香

明窗延静昼,默坐息诸缘。

聊将无穷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于今醒心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飞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薰性无变迁。

应如水中月,波定还自丸。

形式: 古风

瓶中梅

明窗净棐几,玉立耿无邻。

红绿两重袂,殷勤满面春。

曾为庾岭客,本是洛阳人。

老我何颜貌,东风处处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