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中梅

明窗净棐几,玉立耿无邻。

红绿两重袂,殷勤满面春。

曾为庾岭客,本是洛阳人。

老我何颜貌,东风处处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明亮的窗户和洁净的书桌,独自站立没有邻居相伴。
红色和绿色交织的衣裳,满面热情如春风般温暖。
我曾是庾岭的过客,本是来自洛阳的游子。
如今老去,容颜如何,春风中处处都是新生的气息。

注释

明窗:明亮的窗户。
净棐几:洁净的书桌。
玉立:独自站立。
耿无邻:没有邻居。
红绿两重袂:红色和绿色交织的衣裳。
殷勤:热情。
满面春:满面春风。
曾为:曾是。
庾岭客:庾岭的过客。
本是:本是。
洛阳人:洛阳的居民。
老我:现在的我。
何颜貌:容颜如何。
东风:春风。
处处新:处处都是新生。

鉴赏

这首诗名为《瓶中梅》,作者陈与义是宋代的著名诗人。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明亮的窗户下,一张洁净的棐木几案上,一枝梅花静静地矗立,没有其他邻居打扰,显得格外清雅。梅花的红色和绿色花瓣相互映衬,仿佛带着满面的热情和生机,如同春天般温暖。

诗人回忆自己曾游历过庾岭,本是洛阳人,暗示了他深厚的文人士大夫情怀。然而,岁月流转,诗人已年老,不禁感慨自己的容颜变化,感叹春风虽新,自己却已不再年轻。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瓶中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

我生能几何,两脚疲世故。

忽破巴丘梦,还寻邵阳路。

穷乡得四老,足以慰迟暮。

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

本是群山云,暂聚当别去。

那知天风便,不得还相聚。

凡情我未免,临别吐幽句。

慎勿过虎溪,晓霜侵杖屦。

形式: 古风

留别心老

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踏四海泥。

晚说汝州禅,饱啖天宁齑。

梦中与我遇,相扶两枯藜。

每见眼自明,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它时访生死,林深路应迷。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留别康元质教授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

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

洞庭秋气连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

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形式: 古风

留别葛汝州

平生师友尘莫数,两眼偏明向公许。

一时盛德人中骥,四海知名地上虎。

东序阶墀再靴板,西州杖屦三寒暑。

我方庶兄汤惠休,公乃小儿杨德祖。

未颁还朝尺一诏,不愧专城丈二组。

为公剩买银管笔,容我时亲玉柄麈。

近蒙五字落珠玑,如服一丸生翅羽。

别离真成惜夜烛,感叹更值歌朝雨。

行看入侍玉皇案,与进不待金刚杵。

劝公慎勿学孔光,荐士何妨似张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