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易恒的《挽吴孟思》表达了对故友吴孟思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学古得名谁与齐”,赞扬了吴孟思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声名,暗示他的学问深厚,无人能及。然而,“白头南国尚凄凄”则描绘了他晚年身处南方,仍然感到孤独凄凉的境况。
接下来,“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借用了古代典故,暗示吴孟思的学术研究未能得到应有的传承,如漆书蝌蚪文般难以解读,石鼓文的真迹也未能在他生前流传开来,流露出一种遗憾和惋惜。
“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进一步渲染了吴孟思的离世,将他的灵魂比喻为在静寂山塔中的旅魂,春梦已逝,生命终将消散。此处的“□□”可能是原诗缺失的部分,但可以想象是形容梦境消沉或低落的词语。
最后两句,“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以湖光山色和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挽歌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过早离世的感叹,责怪自然为何不让他多停留片刻,直到花落春残,杜鹃悲啼,才让他的离去显得更加凄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吴孟思一生学术成就的回顾和对他离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学术传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