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

舍人好画谁与俦,子美诗中之刘侯。

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

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

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

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

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

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

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

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

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

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宽所作,名为《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应宁为夏太卿所题的墨竹图,展现了墨竹的生动形象和高雅气质。

诗的开头提到杨应宁与杜甫诗中的刘侯相提并论,暗示杨应宁在绘画方面的高超技艺。接着描述了夏太卿在闲暇之余,常主动向他人索求画作的情景。昨日宴请宾客时,墙上挂起的墨竹图仿佛将人们带入了苍茫的大海之中,酒酣之际,众人指点着那几竿倒映着湘江秋色的修竹,清风拂过,翠羽轻摇,一只孤凤似乎要飞临中堂,与竹共舞。诗人赞叹夏太卿的妙笔墨,能够将如此生动的景象瞬间呈现于纸上,令人惊叹。墨竹图仿佛具有魔力,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竹林间的清风,甚至产生一种被竹影遮蔽、仿佛置身于悬崖峭壁之感。诗人最后感慨,无论是真还是假,墨竹图都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对于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竹子,更是让人感到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赞美了夏太卿的绘画技艺,也表达了对墨竹图艺术魅力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周仲瞻藏綵花鸟

越女染丝成五色,隔窗未学秦川织。

鲛人水底夜不眠,乞与冰绡才数尺。

洛阳名花旧谱传,品第巳无天下敌。

妙手能收后素功,画苑群工空叹息。

珍禽入贡从岭南,长羽净扫花间石。

金刀莫遣断其尾,高格岂是雄鸡匹。

顾影峨峨见冠帻,日午畏寒交锦翼。

姚黄魏紫杂鞓红,顿觉春风价增百。

古来观象闻虞皇,絺绣分明有六章。

女红相习来亦久,一日灿烂悬高堂。

周卿得此朱雀航,施朱傅粉皆寻常。

寸心欲效仲山甫,献入明光补衮裳。

形式: 古风

修竹仕女图

曾读杜甫佳人篇,佳人今向画图传。

练裙缟袂春风里,不减花神并水仙。

牵萝补屋居空谷,日暮依然倚修竹。

只隔西邻尺短墙,杨花榆荚纷相逐。

形式: 古风

送蒋蒲州

郎吏纷纷填仕途,初试几人为大夫。

如君本是青云器,有身岂合居江湖。

山右大州称古蒲,手中新分太守符。

昨闻州人告荒歉,众口待子歠且餔。

进士中人不流俗,设施肯作科名辱。

黍稌丰登鸡犬宁,聊以兹行遂民欲。

宣武街头车已装,乘此十日秋风凉。

青天眉宇太行秀,平野襟带黄河长。

州中父老出郊迓,来日太守登公堂。

形式: 古风

杨太真剖瓜图

深宫六月凉风至,纨扇团圆夺秋气。

却恨君王赐浴迟,华清水热通宵沸。

金刀手弄云鬟低,杨柳楼头日已西。

莫誇碧碗红瓤美,玉齿病来憎瓠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