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沙夜泊

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行人嗟,奈君何。

南风正高北风起,大船初湾小船喜。

移船更近大船头,不独风沙夜可忧。

但祝行人好心事,长江何处是安流。

茅屋参差数株柳,时平尚置官军守。

青裙老妪诧鲜鱼,白发残兵卖私酒。

鱼贱可买酒可沽,他人心事知何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傒斯的《长风沙夜泊》描绘了长风沙夜晚行舟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长风沙,风沙不断行人嗟”,开篇即以“长风沙”点明地点,通过“风沙不断”渲染出环境的恶劣与艰苦,引出“行人嗟”的感慨,表达了行人在艰难旅程中的无奈与哀叹。

接着,“行人嗟,奈君何”一句,直接抒发了对行人的同情与关切,同时也暗示了行人在旅途中的困境与挑战。

“南风正高北风起,大船初湾小船喜”描绘了风向的变化,以及不同船只在风浪中的不同反应,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隐含着人生旅途中的起伏不定。

“移船更近大船头,不独风沙夜可忧”进一步描述了行人在风浪中的应对策略,选择靠近大船以寻求庇护,体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勇气。

“但祝行人好心事,长江何处是安流”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思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追求安定的愿望。

后半部分“茅屋参差数株柳,时平尚置官军守”描绘了岸边的景象,通过“茅屋”、“柳树”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与前文的风沙形成对比,暗示了生活中的平静与希望。

“青裙老妪诧鲜鱼,白发残兵卖私酒”则通过人物的活动,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老妪的惊讶与士兵的无奈,反映了社会变迁与个体命运的交织。

最后,“鱼贱可买酒可沽,他人心事知何如!”以“鱼贱”与“酒可沽”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满足,同时提出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疑问,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长风沙夜晚的独特景色和行旅之人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何郎失镜词

团团如月不曾亏,家人亲置枕中时。

朝朝将正头上帻,时时携镊鬓边丝。

古文宛转何人造,失来始觉今难讨。

街头不直半缗钱,古铜终较今铜好。

向人不敢再三寻,客里空疑同舍心。

万里相随一朝别,夜夜还瞻天上月。

形式: 古风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一)

朝从猎城南,暮从猎城北。

白马喻飞翰,轻裘如膏泽。

尘起知兽骇,风高验鸟疾。

只箭落双鹙,千金出俄刻。

归来拜恩宠,乐饮过一石。

僮奴增意气,宾客改颜色。

常恐文法士,轻薄多瑕擿。

高门临广衢,秋风上荆棘。

形式: 古风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二)

朔土高且厚,民生劲而彊。

榆柳虽弱质,生植益繁昌。

桃李大于拳,枣栗充糇粮。

谁谓苦寒地,百物莫得伤。

青青云梦竹,宿昔傲雪霜。

移植于此庭,不如芥与杨。

竹性岂有改,由来非本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三)

眇眇寒门士,客游燕蓟城。

上无公卿故,下无旧友朋。

裘褐不自蔽,藿食空营营。

四顾灾沴馀,但闻号哭声。

日负道德懿,敢怀轩冕荣。

节食慎所欲,聊以厚我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