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三)

眇眇寒门士,客游燕蓟城。

上无公卿故,下无旧友朋。

裘褐不自蔽,藿食空营营。

四顾灾沴馀,但闻号哭声。

日负道德懿,敢怀轩冕荣。

节食慎所欲,聊以厚我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京城燕蓟城中孤独漂泊的寒门之士的生活境遇。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社会底层的艰难处境和内心的挣扎。

首句“眇眇寒门士”,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寒门之士,暗示其出身低微,地位卑微。接着,“客游燕蓟城”描述了他远离家乡,孤身一人在京城漂泊的生活状态。

“上无公卿故,下无旧友朋”两句,揭示了主人公在京城缺乏社会支持网络的事实,无论是高位的官员还是旧日的朋友,都与他无缘,使得他的生活更加孤立无援。

“裘褐不自蔽,藿食空营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物质生活的困顿。裘褐是粗布衣裳,这里用来形容主人公衣着简陋;“藿食”指的是以豆叶为食,象征着生活的贫困。尽管如此,他仍然“空营营”,即内心焦虑不安,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现状的不满。

“四顾灾沴馀,但闻号哭声”则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悲惨的氛围。四周满目疮痍,人们哀嚎哭泣,反映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

“日负道德懿,敢怀轩冕荣”表达了主人公坚守道德操守,不为世俗名利所动的决心。即使在困境中,他也不忘自我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高尚。

“节食慎所欲,聊以厚我生”则是主人公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和生存策略。他节制饮食,谨慎行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延长生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京城閒居杂言四首(其四)

高步览九州,谁独无与亲。

同室不相喻,矧彼途路人。

诱诎更驱迫,巧诈日眩真。

共美为善乐,莫知与善邻。

未足保厥躬,已谓贻子孙。

一言易为义,一恩易为仁。

世无鲁东叟,何以慰心神。

形式: 古风

泊安庆时再北游

夜泊淮西郡,寒生客子衣。

酒家临岸闭,野烧映江飞。

云尽月初出,潮平风渐微。

前年城下路,此际正南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渔父

夫前撒网如车轮,妇后摇橹青衣裙。

全家托命烟波里,扁舟为屋鸥为邻。

生男已解安贫贱,生女已得供炊爨。

天生网罟作田园,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还作渔家妇。

朝朝骨肉在眼前,年年生计大江边。

更愿官中减征赋,有钱沽酒供醉眠。

虽无馀羡无不足,何用世上千钟禄。

形式: 古风

济州初度

辞家计日逢初度,迟日暄风在帝京。

晓起慈亲望天北,行人初泊济州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