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

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

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蘖。

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

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

先生早贵重,庙论推英拔。

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

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

腊果缀梅枝,春杯浮竹叶。

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

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

形式: 古风

翻译

幽香本自长存,如同明月暂时蒙尘。
暂且交付自然之力,未来的变化难以预料。
深知根深蒂固,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像紫笋般新生。
顺应时节慢慢展现,为我驱散寒冷的严冬。
先生早年即受尊崇,才华出众被众人推崇。
然而现在城东的瓜,已忘记曾召唤过召南的嫩芽。
简陋居所寄托着远方的思念,小园中没有宽阔的步履。
只为长久居住考虑,静待岁月轮回。
腊月的果实点缀在梅花枝头,春日的酒杯上漂浮着竹叶。
谁说一株幼苗的生长,已让万物复苏。
姑且将新鲜的玉蕊插入,配在我的纶巾上。

注释

幽芳:幽雅的香气。
长春:永恒的春天。
蚀月:月亮被遮蔽的样子。
造物:大自然。
枯蘖:枯萎后重新生长。
宿根:深厚的根系。
紫笋:紫色的竹笋,比喻新生事物。
婉娩:温和舒缓。
庙论:朝廷中的舆论。
茇:嫩芽。
陋居:简陋的住所。
远寄:远方的寄托。
腊果:冬季成熟的果实。
万木活:万物复苏。
玉蕊:玉兰花的花蕊。
纶巾:古代文士的头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开的美丽画面。"幽芳本长春,暂瘁如蚀月"中,“幽芳”指的是那些隐秘而又芬芳的植物,它们原本就应该在春天盛开,但现在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伤了一般,显得有些萎靡。"且当付造物,未易料枯蘖"则是说这些植物虽然受到了损害,但它们依然充满了生机,不容易就凋零。

诗人通过"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表达了对这些植物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赞美。尽管外界的困境可能让它们暂时受挫,但内在的强大根基使得它们能够迅速恢复并生长出新的嫩芽。

接下来的"乘时出婉娩,為我暖栗冽"中,“乘时”意味着顺应时节,植物们以其柔和而又温暖的姿态,为诗人带来了一份春日的温馨。这里的“栗冽”可能是指花朵或者果实,它们在寒冷中仍旧保持着生机。

"先生早贵重,庙论推英拔"一句中,“先生”可能是对某位德高望重之人的尊称,而“庙论推英拔”则是在赞扬诗人或这位先生的才华和品格,就如同那些能够在春天迅速生长的植物一样,受到人们的推崇。

然而,在"而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中,却有了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提到“城东瓜”不再记得“召南茇”,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和遗忘。

"陋居有远寄,小圃无阔蹑"则是说尽管生活平淡,甚至有些狭小,但诗人心中仍然有着远大的寄托。尽管“小圃”(园囿)里没有宽敞的步道,但那并不妨碍诗人的精神世界。

"还为久处计,坐待行年匝"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长期居住和期待的心情。在这里,“行年匝”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诗人在等待着岁月的积累和生命的丰富。

最后,“腊果缀梅枝,春杯浮竹叶。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中,"腊果"可能是指冬天的果实,而“春杯”则是在描绘春日里的饮宴场景。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勃发的赞美,以及即便是一点生命的迹象,也足以让人感受到万物复苏的喜悦。

"聊将玉蕊新,插向纶巾折"则是在结束全诗,诗人轻松地将新的花蕊(玉蕊)插入头巾中,或许是作为一种装饰,也或许是为了纪念这份春日的美好。这里“纶巾”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的头巾,而“折”则有着一种随意、自然的意味,体现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种对春天生命力和美丽景象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并引(其一)

退居有成言,垂老竟未践。

何曾渊明归,屡作敬通免。

休闲等一味,妄想生愧腼。

聊将自知明,稍积在家善。

城东两黎子,室迩人自远。

呼我钓其池,人鱼两忘反。

使君亦命驾,恨子林塘浅。

形式: 古风

和陶田舍始春怀古二首,并引(其二)

茅茨破不补,嗟子乃尔贫。

菜肥人愈瘦,灶闲井常勤。

我欲致薄少,解衣劝坐人。

临池作虚堂,雨急瓦声新。

客来有美载,果熟多幽欣。

丹荔破玉肤,黄柑溢芳津。

借我三亩地,结茅为子邻。

鴃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

形式: 古风

和陶赠羊长史,并引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

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

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踰。

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

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

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

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

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

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

奏赋病未能,草玄老更疏。

犹当距杨、墨,稍欲惩荆舒。

形式: 古风

入寺

曳杖入寺门,辑杖挹世尊。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圆摩尼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魔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