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事俞学士知宣州

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

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

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

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驳议东曹显赫,修书秘府受尊荣。
为何厌倦山居久,决定出行似藩王。
遵循戒律持熊文戟,装备精良似鹤膝兵。
尧帝祥云遮蔽朝霞,淮河暴雨打断行程。
竹简承载深厚的恩情,江水清澈映政清明。
忧虑窗外山景虽美,谁能欣赏如谢朓的才情。

注释

駮议:批评与商议。
东曹:朝廷东曹,官署名。
重:显赫。
缘何:为何。
庐:山居。
偃藩:比喻退隐或出行。
戒道:遵循戒律。
熊文戟:装饰有熊纹的戟,象征武力。
鹤膝兵:古代兵器,形容装备精良。
尧云:象征吉祥的云彩。
阙:宫殿。
淮雨:淮河流域的雨。
破舟程:打断了行程。
竹契:竹简,古代书写材料。
恩远:深厚的恩情。
江波:江面波光。
共政清:政治清明。
愁窗岫:忧虑窗外的山景。
好:美好。
谢宣城:谢朓,南朝著名诗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离别之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美好祝愿。开篇“駮议东曹重,修书秘府荣”两句,通过对骏马和雄壮城堡的描写,展示了出行的宏伟气势和准备工作的严肃庄重。接着,“缘何厌庐久,便作偃藩行”表达了因为长时间的羁留而决定启程的心境变化。

“戒道熊文戟,腾装鹤膝兵”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行军路上的警觉和武装状态,展现了严阵以待的紧张氛围。随后,“尧云迷阙曙,淮雨破舟程”通过对云雾缭绕天际和突如其来的暴雨影响舟行的情景描写,表现了旅途中的艰难与险阻。

“竹契将恩远,江波共政清”两句,用竹契比喻深情厚谊,以及水波荡漾象征心迹的清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美好的祝愿。最后,“向愁窗岫好,谁赏谢宣城”则是诗人在思念中提问,对美丽山城的赞赏与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长,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行军情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荆南李学士

逢旦光华盛,登贤命数优。

郎星太微后,史局道山头。

违咫尧心屋,疏藩禹贡州。

使旟飞隼出,台劄偃波留。

旧赐薰兰被,新装彍弩驺。

陕分歌召伯,屠饯宠韩侯。

泽国龙为节,桑郊鹿并辀。

斋中无煨酒,铃下识轻裘。

卤簿分宾帟,江山入宴楼。

蜀波馀柹尽,楚野恶氛收。

后乘追文学,先春召督邮。

暂稽华黼赐,聊听昔襦讴。

父子云屏隔,盐梅宝铉求。

归来循吏政,终古冠缇油。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郡斋对雪

节晚云虽暗,年丰气自嘉。

乘寒初集霰,向夕遂韬霞。

缓舞先萦洛,妍歌不待巴。

无声来物表,一色共天涯。

露失仙人掌,春惊驿使花。

拂帘珠淅沥,装树玉查牙。

护石云惭素,开楼月让华。

海边鸥误客,辽左鹤迷家。

粉液塘冰厚,琼苗陇麦斜。

中邦盈尺喜,何必问龙沙。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郡斋多疾

歌召非周陕,袖黄谢汉台。

名将恩共忝,衰与疾俱来。

素发惭犀导,朱颜藉玉杯。

勋劳真索莫,出处尚徘徊。

且脱平津粟,谁忧长孺灰。

淮阳安敢薄,卧治恐非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夏日久雨

泽国梅蒸早,郊云泄雨多。

阴泉涌阶穴,重雾宿庭柯。

月魄藏仙驭,山头洗佛螺。

朝虹饮江曲,夜电发岩阿。

纤箑清初暑,香藭辟旧疴。

官閒门自静,不为翟公罗。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