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月夜闻远笛

谁家凉夜横吹,一声似彻霜天晓。

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

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

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

恰值雨停风小。恍串珠、穿来旋绕。

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

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

漫自怜、听不分明,恰更比、分明好。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月夜闻远笛》由清代诗人周寿昌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中悠扬笛声的凄美画面。

开篇“谁家凉夜横吹”,以问句形式引出主题,仿佛在寻觅那不知来自何处的笛声。接着“一声似彻霜天晓”一句,将笛声与清晨霜天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的“玉关别恨,银阶幽怨,全穿树杪”,通过“玉关”、“银阶”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深沉与复杂,笛声似乎穿越了树梢,传递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叶起蝉吟,枝惊鸦睡,月窥云早”几句,运用拟人手法,让树叶、鸟儿、月亮等自然元素都参与到这场情感的表达中,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丰富。笛声不仅触动了自然界的生灵,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料阑干独凭,朱唇吹彻,怕断送、青春老”这一段,诗人想象自己独自倚靠栏杆,吹奏着笛子,担心这美妙的时光会随着笛声的结束而流逝,青春也随之消逝。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最后,“恰值雨停风小。恍串珠、穿来旋绕。连绵递送,隔墙谁擪,倚楼远袅。断竹音清,落梅腔远,余音难了。”描述了笛声在雨后微风中的飘渺与悠长,仿佛珠串般穿行于空中,又如同隔墙传来的落梅之音,余音袅袅,难以忘怀。这种对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月夜笛声带来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42)

周寿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字:应甫
  • 籍贯:湖南长沙
  • 生卒年:1814—1884

相关古诗词

春光好.柳絮

飘月晓,荡春柔,趁烟浮。飞过小桥飞更上,画桥头。

衔来双燕啁啾,绕高楼、逐扁舟。

不怨东风吹作雪,怨东流。

形式: 词牌: 春光好

踏莎行.苦雨

云暗沈山,风寒搅树。丛篁低戛和烟语。

丙丁帖子画成空,蕉窗又听连宵雨。

销暑何人,占晴无据。未秋已自含秋绪。

江流常笑北来无,分明屋似临江住。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摸鱼儿.陈编修汝翼病死,次日其妾吴氏殉之,时癸未七月廿二日

惜匆匆楼头燕子,秋来留便难住。

成灰红粉犹生叹,况作高楼坠蕊。秋最苦。

见多少、西风败草无青处。问天莫语。

任同穴杳冥,鸩觞和血,九地觅归路。

断肠事,争肯徘徊自误。侬心未许人觊。

只伤君献凌云赋,毕竟虚名何补。君可悟。

君不见、严徐东马皆尘土。百年似此,尚有个清娱。

夜台寂寞,随着子长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唐多令.雨后南下洼看芦洲水涨,邈然有江湖间意

一碧荡芦洲,晴沙得雨流。趁西风、作去弄新秋。

绝似湘江波色冷,只少个,钓渔舟。

雨霁夕阳收,钟声撼寺楼。望西山云气仍浮。

准约重阳来载酒,篱外菊,试开不。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