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其五)木芙蓉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相携。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

长记断桥外。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风起。舞斜阳、阑干十二。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注释

后:一本作“却”。
锦段:即“锦缎”。
 障:一本作“幢”。
六幺:亦写作“六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惜秋华·其五》。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悲凉,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

"路远仙城,自王郎去后,芳卿憔悴。锦段镜空,重铺步障新绮。"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离别后的寂寞画面,王郎的离去让芳卿(这里指代自己或所思之人)变得憔悴,心中充满了哀愁。而锦段镜空、重铺步障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装饰,但现在却显得无比空虚。

"凡花瘦不禁秋,幻腻玉、腴红鲜丽。相携。试新妆乍毕,交扶轻醉。长记断桥外。" 这几句写的是秋天的花朵因为不能承受秋风的侵袭而变得瘦弱,但依然保持着幻腻玉般的温润和腴红鲜丽的色彩。这也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试新妆、交扶轻醉则是在这种怀旧情绪中寻找慰藉。而长记断桥外,则是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难忘的情感。

"骤玉骢过处,千娇凝睇。昨梦顿醒,依约旧时眉翠。" 这里写的是过去美好的回忆,如同骤玉骢的马蹄声一般清晰可辨,而昨夜的梦境一旦醒来,又让人回到现实中,对那旧日眉目如画的深情凝视。

"愁边暮合碧云,倩唱入、六幺声里。风起。舞斜阳、阑干十二。" 最后几句则是对心中忧愁的抒发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随着风起而舞动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于逝去美好的无尽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其一)夹钟商重九

细响残蛩,傍灯前、似说深秋怀抱。

怕上翠微,伤心乱烟残照。

西湖镜掩尘沙,翳晓影、秦鬟云扰。

新鸿,唤凄凉、渐入红萸乌帽。江上故人老。

视东篱秀色,依然娟好。晚梦趁、邻杵断,乍将愁到。

秋娘泪湿黄昏,又满城、雨轻风小。闲了。

看芙蓉、画船多少。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秋华(其三)七夕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秋华(其四)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眉妩。问别来、解相思否。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秋华(其二)八日飞翼楼登高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

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

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

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

惯东篱深把,露黄偷剪。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

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

待明朝、醉巾重岸。

形式: 词牌: 惜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