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其三)七夕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

何处动凉讯。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注释

露:通“路”,指小径。
罥:悬挂。
钿钗遗恨:一本作“钿钗送遗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惜秋华·其三·七夕》。从词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易逝、美好瞬间难以长久的深切感慨,以及对佳人的思念和无奈。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 这几句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夜晚场景。蜘蛛网上挂着露珠如细丝,楼中月色朦胧,秋风轻拂,让人不禁感慨岁月匆匆。

"宫漏未央,当时钿钗遗恨。" 这里用了古代宫殿中的水漏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无法挽留的遗憾。

"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 人世间的一切如同梦境般易逝,而在天长地久的时间尺度下,人类的岁月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相逢,纵相疏、胜却巫阳无准。何处动凉讯。" 即使能够相遇,也往往是隔阂重重,难以真正沟通,就如同古代传说中的巫山神女,即便相会也没有定数。而这种隔绝带来的冷清感觉,又是在何处才能感受到?

"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彩云断、翠羽散, 此情难问。" 诗人聆听着夜晚井边梧桐树的声响,那种古雅的音节宛如楚辞中的悲凉之美,而心中所承载的情感,却又因其复杂深沉而难以询问。

"银河万古秋声,但望中、婺星清润。轻俊。度金针、漫牵方寸。" 银河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保持着那份肃穆的秋意,而诗人只是希望心中的那颗星能清澈明亮,虽然身处尘世纷扰,但仍旧保持轻盈俊雅的心态。最后一句则是对待人接物的一种态度,如同用金针细致地缝补着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每一次牵挂都是深切而真挚的。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其四)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瓜果夜深,斜河拟看星度。匆匆便倒离尊,怅遇合、云销萍聚。留连,有残蝉韵晚,时歌金缕。

绿水暂如许。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此去杜曲,已近紫霄尺五。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眉妩。问别来、解相思否。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秋华(其二)八日飞翼楼登高

思渺西风,怅行踪、浪逐南飞高雁。

怯上翠微,危楼更堪凭晚。

蓬莱对起幽云,澹野色山容愁卷。清浅。

瞰沧波、静衔秋痕一线。十载寄吴苑。

惯东篱深把,露黄偷剪。移暮影、照越镜,意销香断。

秋娥赋得闲情,倚翠尊、小眉初展。深劝。

待明朝、醉巾重岸。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惜黄花慢(其二)次吴江小泊,夜饮僧窗惜别,邦人赵簿携小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酒尽,已四鼓,赋比词饯尹梅津

送客吴皋。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念瘦腰。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

醉鬟留盼,小窗剪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

怨鸿料过南谯。

形式: 词牌: 惜黄花慢

惜黄花慢(其一)夷则羽菊

粉靥金裳。映绣屏认得,旧日萧娘。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避春祗怕春不远,望幽径、偷理秋妆。殢醉乡。寸心似翦,飘荡愁觞。

潮腮笑入清霜。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露痕千点,自怜旧色,寒泉半掬,百感幽香。雁声不到东篱畔,满城但、风雨凄凉。最断肠。夜深怨蝶飞狂。

形式: 词牌: 惜黄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