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襄贵丁明府

小桂堂前手自栽,未沉沙塌已生苔。

青山自笑不归去,白马相看时独来。

凉月清宵谁与共?好花晴日不须开。

明年应度卢沟水,早寄春风郭隗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任士林的《寄襄贵丁明府》以小桂堂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眷恋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首句“小桂堂前手自栽,未沉沙塌已生苔”,以小桂堂为起点,描绘了诗人亲手栽植的小桂树,虽未经历风雨的洗礼,但已长出青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机。这一句通过“手自栽”和“已生苔”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长过程的细致观察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接着,“青山自笑不归去,白马相看时独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青山以生命,使其仿佛在嘲笑诗人未能归隐山林,同时白马作为诗人孤独旅程的伴侣,象征着他对自由和自然生活的向往。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凉月清宵谁与共?好花晴日不须开”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凉月清宵,诗人独自面对,无人共享这份宁静之美;而好花晴日,诗人却认为无需花开,似乎在暗示他更珍惜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外在的繁华与热闹。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珍视和对外在物质的淡泊。

最后,“明年应度卢沟水,早寄春风郭隗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卢沟水和郭隗台都是地名,这里通过地名的引用,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希望在明年春风吹拂之时,能够跨越卢沟水,前往友人所在之地,传递他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0)

任士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颖秀,六岁能属文,诸子百家,无不周览。后讲道会稽,授徒钱塘。武宗至大初,荐授湖州安定书院山长。为文沉厚正大,一以理为主。有《松乡集》

  • 字:叔实
  • 号:松乡
  • 籍贯:元庆元鄞县
  • 生卒年:1253—1309

相关古诗词

过华亭留别吴山诸友

出处何时定,归栖老尚迟。

江山无倦客,天地有真知。

竺岭呼猿日,华亭听鹤时。

平生爱杯酒,到处付襟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八月十五夜对月

客路惜年年,中秋月自圆。

正怜儿女侧,不共弟兄前。

老去一丘壑,人生二顷田。

兹游谅何事,清影未能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赠相者王月屋

布囊诗卷胜黄金,白纻乌纱碧眼深。

自是清时少遗逸,不须物色到山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和杜元用见过韵

湖上新楼好,相过不厌君。

年光吴地老,客梦越江分。

聚散无虚迹,穷通有昔闻。

时遮西望眼,冉冉见浮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