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道林岳麓寺(其四)

名山喻名理,妙处须独到。

提耳从百闻,岂尽历历告。

兹游太清绝,足以偿宿好。

相期岁寒姿,对此松柏操。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鉴赏

这首诗以“名山喻名理”,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相结合,展现出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首句“名山喻名理”即点明主题,通过名山象征着高深的道理,暗示了探寻真理的过程需要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领悟。

接着,“妙处须独到”强调了理解真理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入体会,而非仅仅依赖于他人的传授或表面的了解。“提耳从百闻,岂尽历历告”则进一步阐述了获取知识和理解真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和亲身经历来逐步积累和深化。

“兹游太清绝,足以偿宿好”表达了作者在游览名山大川时的深切感受,这次旅行让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愉悦,仿佛是长久以来内心渴望得到的满足。这里的“太清绝”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含了作者心灵上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相期岁寒姿,对此松柏操”则是对友谊和坚持的赞颂。岁寒知松柏,比喻在艰难困苦中更能显现真挚友情和坚定意志。这里不仅是对友情的期待,也是对自身品格的期许,如同松柏一样,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真理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主管由宜春道中得遗弃小儿属予收养道间寄诗纪实次韵奉酬

日月被八极,覆盆自无明。

阳春妪万物,孤翰有悲鸣。

所以圣明治,要烛幽隐情。

一旱出料外,谁与填饥坑。

豪家亦何心,闭籴门忍横。

指囷宽嗷嗷,凛若临大兵。

雨馀百忧洗,痛定犹忡怔。

今代子曾子,赞画外台清。

高轩昨过我,绝尘不容瞠。

归途出城闉,岸许闻啼婴。

下车非内交,一念千金轻。

摩挲脱九死,感慨恩更生。抱持涉数舍,见我托此?。

再拜敢有渝,鞠养专厢荣。

嗟予何为者,世故亦饱更。

识君千万间,胸次久已成。

所饥非一儿,公乎勉功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曾主管专介取弃儿再次前韵

自别心耿耿,奈此秋月明。

晨兴洗我耳,鹊鹊枝间鸣。

踵门得缄翰,中有恻怛情。

眷彼水际儿,感公脱危坑。

传之邑父老,相语涕泗横。

郑重烦取将,摩挲付老兵。

忌饱体未充,惯拊心无怔。

应答已如响,炯炯双眸清。

试问父母谁,惝恍目屡瞠。

微公父母恩,何以活此婴。

儿生未有知,阴报已不轻。

公犹不自德,安得名许生。共惟仁圣朝,发政先鳏?。

吾侪值歉乏,讵敢孤官荣。

二星妙宣指,悉数仆屡更。

三接尚须臾,一路当生成。

况乃幕中画,实负当世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湖上饯沈兴国分韵得二字

赤骥见已罕,名驹更兼值。

吾乡推贤侯,逢人话詹事。

讼简古风还,心清民业遂。

江山妙主盟,景物恢位置。

如何柱石姿,尚以牧伯寄。

北关别经年,南薰动离思。

居然软红中,见此清白似。

松筠俨长身,云霄舒直气。

宠光竹使符,假借玉阶地。

饷计曾入幕,军容有竑议。

恭闻天语温,喜见家学粹。

它时课最腾,看即玺书被。

今晨欣寿节,轻阴递凉吹。

三呼礼云毕,一笑天所施。

榴花染白云,游鯈芘青芰。

画舸得夷犹,名园随造次。

怀绶却羡君,戏彩且归侍。

不繇雁荡山,即过石门寺。

永嘉政久成,谢公迹重记。

剩有名诗章,因来寄一二。

形式: 古风

送盖总领上计三首(其一)

绝代有佳人,岑楼碧岧峣。

即之起幽芬,可慕不可招。

风雨二十年,寒荣耸高标。

置之白玉堂,致主轩与尧。

胡为枉襆被,江干驾轻轺。

施物功方成,丹砂夜生苗。

披腹吐琳琅,碧简趋丹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