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笋次韵二绝(其一)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小白花盛开不染尘埃,不愿用脂粉玷污它纯洁的本质。
想必会怜惜那三亩荒芜的土地,希望能给那里带来春天的气息。

注释

小白:形容花朵颜色洁白。
长红:形容花朵长久鲜艳。
尽绝尘:完全不沾染尘埃。
朱粉:代指脂粉,象征世俗。
应怜:料想、怜惜。
三亩荒凉地:一片荒芜的土地。
乞与:请求给予。
鳌扉:泛指庭院或门扉,也可能暗指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将使送玉堂春花江南竹笋次韵二绝(其一)》。从这短小的四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与希望的颂扬。

“小白长红尽绝尘,不将朱粉污天真。”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纯净无暇的景象。小白可能指的是梅花,长红则是春天里的桃花或樱桃,它们在尘世间绽放却不染尘埃,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被外界的污秽所玷污。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纯洁无瑕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即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应怜三亩荒凉地,乞与鳌扉一种春。” 这两句则带有一种哀愍和对生的渴望。诗人看到了那三亩荒凉之地,而心生怜悯,这块土地原本可以孕育生命,却因某种原因而变得荒芜。这份哀愍转化为一种希望,诗人在这里乞求,即使是最坚硬的门扉(鳌扉)也能开启一丝春天的气息。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也是对生命和希望的强烈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纯净与生命力的赞美,以及面对荒凉之地时的哀愍和希望。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哲思。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春日二绝(其二)

野花无赖作红白,香力也能来著人。

古涧寒泉山下路,道人别作一家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春日二绝(其一)

柳影人家燕子飞,东风落絮罥游丝。

欲题崔护桃花句,惆怅春深子满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日有感

拍岸晴波蘸柳丝,一双鸂鶒浴红衣。

可怜陌上花开尽,不见鱼轩缓缓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春日即事四绝(其四)

小园桃李怯风雨,春事一年浑得晴。

燕子欲相牵率去,踏青吾不敢徒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