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十九首(其十七)

风从何来,雨从何至。皮下有血,面上有鼻。

脱体相呈,全无忌讳。明眼衲僧,更须瞥地。

瞥地如何,且莫瞌睡。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现象与人体特征,同时融入了禅宗的哲理思考。首先,诗人以“风从何来,雨从何至”开篇,提出自然界中的风和雨来源之谜,引人深思。接着,“皮下有血,面上有鼻”则转向对生命的直接描述,强调生命的基本元素和特征。

“脱体相呈,全无忌讳”一句,似乎在探讨个体与世界的关联,以及面对真实自我时的态度,鼓励人们坦诚面对自己和世界,不避讳任何真相。随后,“明眼衲僧,更须瞥地”中,“明眼衲僧”可能指的是洞悉真理的禅者,而“瞥地”则暗示了瞬间的领悟或洞察,强调了禅宗追求的瞬间觉悟的重要性。

最后,“瞥地如何,且莫瞌睡”则是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不要沉溺于日常的麻木状态,而是要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真理之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生的对比,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真理的追寻以及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62)

释守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十九首(其十八)

落花随流水,啼鸟在深云。

莫怪多违背,年高耳目昏。

岂不见七百甲子老禅翁,对人祇道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形式: 偈颂

偈十九首(其十九)

昨朝炒炒闹,今朝闹炒炒。

波斯失白氎,拾得铁钱钞。

形式: 偈颂

偈二十四首(其一)

心心心,佛佛佛。心佛佛心,心心佛佛。

心佛无二,更须知有向上一窍。

如何是向上一窍,南瞻部州,北郁单越。

形式: 偈颂

偈二十四首(其二)

见见须教透顶门,顶门开处宝光分。

照彻古今无比况,犹来佛祖是儿孙。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