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衣洞

萝衣晴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作歌。

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目八分多。

泉分小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

洞口樵人谁语汝,茶过相遇更相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穿着绿色衣服的人在晴天带着斗笠,像楚国的狂放之人还在吟唱着歌。
石头的倒影映在溪水中,显得格外清晰有力,藤蔓的痕迹进入眼帘,大约有八分之多。
泉水从小白山中汇聚而来,仿佛是山中的雨水,僧人的衣物取自云门寺顶尖的荷花。
洞口的樵夫,你向谁诉说?如果我们在品茶时相遇,就相互拜访吧。

注释

萝衣:绿色的衣服。
晴:晴朗的天气。
护烟蓑:斗笠。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
狂夫:行为狂放的人。
石影:石头的倒影。
藤痕:藤蔓的痕迹。
泉分:泉水汇集。
小白山:指代某座山。
云门寺:寺庙名。
洞口樵人:山洞口的樵夫。
茶过:品茶之后。
更相过:相互拜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开篇“萝衣晴带护烟蓑,楚国狂夫尚作歌”两句,以美好的天气为背景,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隐含着诗人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接下来的“石影到溪千丈劲,藤痕入目八分多”则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景象,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细腻。

中间两句“泉分小白山中雨,衣取云门寺顶荷”展示了诗人对于水源和植物生长环境的细致观察。其中,“泉分小白山中雨”表明泉水如同天降之雨,滋润着整个山谷;“衣取云门寺顶荷”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艺术化表达,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创造。

最后两句“洞口樵夫谁语汝,茶过相遇更相过”则带有一定的哲理性。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描绘山中樵夫偶然相遇的情景,更是通过这种偶遇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一种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0)

何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桃源忆故人

拍堤芳草随人去。洞口山无重数。剪朝露成树。

争晚渔翁住。今人忍听秦人语。只有花无今古。

欲饮仙家寿醑。记取桥边路。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满江红(其一)和阵郎中元夕

灯夕筵开,人物共、英词三绝。

环坐处、袖中珠玉,郢中春雪。

红烛星繁销夜漏,紫霞香满催歌拍。

算新年、何处不风光,三山别。云表殿,千层结。

花籍锦,添明月。更浮屠七塔,万枝争发。

多谢一天驱宿霭,故教三日成佳节。

更何须、海上觅蓬莱,真仙阙。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再和诸人元夕新赋

乐禁初开,平地耸、海山清绝。

千里内、欢声和气,可融霜雪。

盛事终将椽笔记,新歌翻入梨园拍。

道古来、南国做元宵,今宵别。灯万碗,花千结。

星斗上,天浮月。向玉绳低处,笙箫高发。

人物尽夸长乐郡,儿童争庆烧灯节。

疑此身、清梦到华胥,朝金阙。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鹧鸪天.灯夕雨雪

好景良辰造物悭。一年灯火遽摧残。

雨淋夹道星千点,雪阻游人路九盘。

停社舞,撤宾筵。谩烧银烛照金莲。

不如我入香山社,一盏青灯说夜禅。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