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的《风》。诗中描绘了风的肆虐,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农业和自然环境的担忧。诗人通过“获雪报山右,得雨报山左”这一开篇,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理方位联系起来,预示着不同地区即将面临的天气变化。接着,“北省似今年,农亩庶其哿”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年份的忧虑,暗示了可能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暮春之上旬,终风日颠簸”描述了春季末期风力增强的情景,紧接着“纵未致旱形,先事已眉锁”则表达了即使没有直接导致干旱,但人们已经忧心忡忡的状态。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有悯雨诗的存在,希望能缓解旱情,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乐观,“而仍不能免,命笔意颇惰”表明了诗人面对无法避免的灾害时的无力感和创作上的懈怠。
最后,“此即讳灾心,自咎甚不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责备,既希望避免灾害的发生,又因无力改变现状而感到自责。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风带来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深刻思考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