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帝德于今祀万年,如何遗像托疏椽。
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大同的《过九疑》,通过对古代帝王祀典和遗像的思考,抒发了对艺术传承与价值认定的深刻感慨。
“帝德于今祀万年”一句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德政长存、祭祀不绝的敬仰之情。"如何遗像托疏椽"则转而询问,既然帝王业已久远,其形象又该怎样传承,似乎有些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凭谁为假丹青手,付与梅仙十万钱”更深入探讨了艺术的价值和传承问题。"凭谁为假"暗示着对能继承古人丹青技艺者渴望之情,而"付与梅仙十万钱"则是说如果要将这种艺术成就传承下去,甚至愿意出重金,以此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珍视,以及希望这些宝贵财富能够得到妥善保留和传承。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和审美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对过往文化遗产深切关注的态度。
不详
何侯拔宅登仙去,虞帝因山作庙基。
人物由来相代谢,不知陵谷几迁移。
行尽平冈十里间,好山迎我翠相环。
九疑更在云深处,祇恐天高不可攀。
宇宙才分便有山,兹山戢戢序成班。
重华远矣遗风在,好似相从揖逊还。
揽辔观风只课程,风云要挹楚乡清。
晨旌几碍观山目,夜柝翻惊梦月情。
观者宁知部使者,平生元是老书生。
沧浪何处无人识,欲往从之一濯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