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其一)

小试登临脚,岚光饰嫩情。

跨虚桥缓渡,避险路迂行。

端被狂为累,虚将饮得名。

醉乡前日近,才稍认途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初次尝试登山,山岚美景增添柔情。
踏着虚无的桥梁慢慢走过,选择绕过险峻的小路前行。
因疯狂而受累,看似空洞的饮酒却赢得名声。
醉意渐浓,昨日的醉乡已在眼前,我才渐渐认清了道路。

注释

小试:初次尝试。
登临:登山。
岚光:山间的雾气或光影。
饰:增添。
嫩情:柔情或新奇的情感。
跨虚桥:踏着似有若无的桥梁。
虚:空洞的,看似无意义的。
缓渡:慢慢走过。
避险路:绕过危险的道路。
迂行:曲折行走。
端:确实。
狂:疯狂。
为累:成为负担。
饮得名:通过饮酒获得名声。
醉乡:醉酒后的世界。
才稍认:才开始逐渐认识。
途程: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聚会的景象,诗人与诸公携酒相陪,在山家中对饮。诗中的意境轻松愉悦,语言优美。

"小试登临脚,岚光饰嫩情" 表示诗人尝试着踏上那临水的石阶,而周围的山光映照在身上,使得心情格外柔和。"跨虚桥缓渡,避险路迂行" 则描写了他们穿过一座虚拟的桥梁,小心翼翼地绕道而行,以避开崎岖不平之处。

"端被狂为累,虚将饮得名" 可能是指诗人与朋友们戴着花冠,仿佛因为饮酒而感到有些疲惫,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成为了他们的荣耀。"醉乡前日近,才稍认途程" 则表达了酒宴即将结束,与朋友们道别时,诗人似乎还没完全清醒过来,对于归途的记忆也只是刚刚开始意识到。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聚会和饮酒的情景,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此外,这种对壁间韵的使用,也彰显了当时文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玩味。

收录诗词(197)

汪炎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出山涧

树崩崖更豁,涧曲路增长。

片雨暝遥壑,疏蝉凄夕阳。

竹潭初月影,萝谷稍秋光。

适叹炎蒸剧,絺衣已怯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梅雨

萧瑟连朝暮,凄凉抵客居。

疏渠防更骤,绽屋趁微疏。

润起荒厨醭,腥传僻巷淤。

遣愁吾有策,闭户卧看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喜雨

欲雨天如惜,先为数日阴。

碎声才满树,残照已穿林。

暂喜还成闷,因嗟已作吟。

固应私此壤,潜洒待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程存虚梦与六人饮酒赋诗余亦与焉而眉长夹鼻下与髯齐觉而记其诗以见示或以此为余寿徵因忆罗汉中有长眉尊者戏次韵

莫是阿罗汉,前身住化城。

梦犹形法相,业未刬诗情。

矧复论修短,真当外死生。

世人宽作计,端欲俟河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