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市得题名录一册,乃明崇祯戊辰科物也,题其尾一律

天心将改礼闱徵,养士犹传十四陵。

板荡人材科目重,蓁芜文体史家凭。

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

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名为《吴市得题名录一册,乃明崇祯戊辰科物也,题其尾一律》。龚自珍是中国晚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往往蕴含深邃的思想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这首诗中,龚自珍通过描述明朝崇祯年间科举考试的场景,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人才选拔制度的思考。诗中的“天心将改礼闱徵”暗示了政治变革即将到来,而“养士犹传十四陵”则可能暗指培养人才的传统仍在延续,但“十四陵”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沉寂或某种衰败。

“板荡人材科目重”一句表达了在动荡时期,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而“蓁芜文体史家凭”则强调了在学术研究中,文本和文体对于历史学家的重要性。接着,“朱衣点过无光气,淡墨堆中有废兴”两句,通过对比朱衣(古代官员的服饰)的光华与淡墨(可能象征文人的朴素或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人才选拔和学术评价标准的反思。

最后,“资格未高沧海换,半为义士半为僧”两句,以“沧海换”比喻社会的巨大变迁,指出在这样的变化中,既有坚持正义的士人,也有遁入佛门的僧侣,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转型期复杂人性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龚自珍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独特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于人才选拔、学术评价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才尽

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

青山有隐处,白日无还期。

病骨时流恕,春愁古佛知。

观河吾见在,莫畏镜中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铁君惠书,有“玉想琼思”之语,衍成一诗答之

我昨青鸾背上行,美人规劝听分明。

不须文字传言语,玉想琼思过一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戒诗五首(其一)

蚤年撄心疾,诗境无人知。

幽想杂奇悟,灵香何郁伊。

忽然适康庄,吟此天日光。

五岳走骄鬼,万马朝龙王。

不遇善知识,安知因地孽。

戒诗当有诗,如偈亦如喝。

形式: 古风

戒诗五首(其二)

百脏发酸泪,夜涌如原泉。

此泪何所从,万一诗祟焉。

今誓空尔心,心灭泪亦灭。

有未灭者存,何用更留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