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四)

病骨春寒欠酒浇,关山满眼雁程遥。

有人恨过江淹赋,何处魂堪宋玉招。

六十五翁来日短,百千万事迅风飘。

平生知己惊俱尽,一影穷山伴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身体虚弱的我在春寒中渴望美酒,眼前的关山阻隔,大雁南飞的路程遥远。
有人嫉妒江淹的文才不再,又有谁能像宋玉那样唤回我的魂魄。
我这六十五岁的老翁,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繁多的事务如同疾风般迅速消逝。
一生的知己都已离去,只剩下孤独的身影,在荒山中度过寂寞的时光。

注释

病骨:形容身体衰弱。
春寒:春天的寒冷。
酒浇:用酒来驱寒或慰藉。
关山:重重山岭,比喻困难或距离遥远。
雁程:大雁南飞的旅程。
恨:嫉妒。
江淹赋:江淹的《别赋》,指才华不再。
宋玉招:宋玉的魂魄被召唤,意指被人怀念。
翁:老人。
来日短:剩下的时日不多。
百千万事:众多的事务。
迅风:疾风,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知己:亲密的朋友或理解者。
惊俱尽:都已离去或消失。
一影:孤独的身影。
穷山:荒凉的山。
寂寥:寂寞,孤独。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四)》。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老年时期对生命流逝、健康衰败以及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

"病骨春寒欠酒浇,关山满眼雁程遥。"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因身体不适,在初春的季节里感到寒冷难耐,只希望能有一壶好酒来温暖身心。"关山满眼雁程遥"则是对远方的眺望,似乎在表达一种深远的思念或是孤独感。

"有人恨过江淹赋,何处魂堪宋玉招。"

这两句提及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如江淹、宋玉等人的作品有所不满,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才华。这可能是在表达对自己才情的自信与困惑。

"六十五翁来日短,百千万事迅风飘。"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年龄和生命长度的感慨,认识到时光易逝,世事无常。"六十五翁"指的是诗人的年纪,而"百千万事"则概括了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平生知己惊俱尽,一影穷山伴寂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珍惜与失落,以及对孤独生活状态的感受,"一影"可能是指自己一人孤独如影子,而"穷山"则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贫瘠和荒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暮年时期对生活、艺术以及时间流逝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七)

知旧惊嗟踵丧亡,劣容此老据藜床。

六旬有五犹穷健,百拙无双但醉狂。

莳菜连畦终岁饱,种梅匝屋满家香。

不须苦怨春寒恶,榾柮炉边味最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六)

性癖耽吟本不工,平生竟复坐诗穷。

状头浪说三千字,举手行为七十翁。

夜永自怜灯是伴,春寒最苦酒难中。

王侯蝼蚁终同尽,便出阳神也落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五)

清晓林禽百种鸣,春寒渐暖变新声。

向阳死草青先茁,解冻枯池绿再生。

太子四门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惊。

回头最念儿童辈,不识灯宵旧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其三)

老眼閒中子细看,天公作剧故多端。

雪占岁稔何曾稔,雨作春寒断是寒。

酒尽闷多欢笑少,花开折易长成难。

暮年不喜金仙说,到此心才悟六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