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證学改题

何者曰是,何者曰非。无远胡迩,无高胡卑。

是谓无渐,是谓无梯。无凡无圣,无悟无迷。

口诀从今,无物无知。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探讨了真理与认知的奥秘。诗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是非、远近、高低、渐进与阶梯、凡圣、悟与迷的问题,旨在引导读者超越表面的判断,深入理解宇宙万物的本质。通过“无渐”、“无梯”的表述,诗人强调了无需遵循传统路径或渐进过程来达到真理,暗示了一种直接洞察或顿悟的可能性。接着,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无凡无圣”,意味着在真理面前,所有个体不分凡圣,都应平等看待,消除等级观念。而“无悟无迷”则表达了悟性并非某种特殊状态,而是普遍存在于一切存在之中,即悟性与迷惘并无本质区别,皆为相对概念。

最后,“口诀从今,无物无知”一句,似乎在强调从今以后,无论面对何种事物,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和无畏的态度,认识到万物皆有其知,无一物可被完全忽视或误解。这不仅是一种对知识的谦逊态度,也是一种对世界多样性的尊重和接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连贯的疑问与解答,引导读者反思传统认知模式,鼓励一种超越常规、直接触及本质的思考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真理追求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的广度。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羊城示同志(其一)

茫茫岭海,秀毓文明。光天帝德,暨我苍生。

将无往哲,作我仪刑。

形式: 四言诗

羊城示同志(其二)

往哲伊谁,遗编可稽。由来太音,其声孔希。

按谱操弦,听者以疑。

形式: 四言诗

羊城示同志(其三)

嗟予昏昏,幼诵古文。日迈月征,四十无闻。

诸子我从,惭赧何云。

形式: 四言诗 押[文]韵

羊城示同志(其四)

予虽寡陋,尚幸师友。诲我道真,信吾固有。

愿言与子,是图是究。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