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低远近树阴浓,杖屦閒行万绿中。
一片残红无觅处,却疑身在碧纱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林的秋景图。"高低远近树阴浓",树木参差,遮天蔽日,阴影浓厚,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杖屦閒行万绿中",诗人手持拐杖,在茂密的绿色植物间缓缓前行,每一步都深入到这片绿意之中。
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落叶后的景象:"一片残红无觅处",在满目疏黄、落叶纷飞的季节里,却仍能寻找到那最后一片未被发现的枫叶红色。这种对自然之美的捕捉和留恋,显露出诗人对于生命中那即将逝去之美好的一种执着。
"却疑身在碧纱笼",诗人的心情也随着景物的描绘而转换,从寻找最后的红叶到突然之间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清幽的碧色丝网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感受,更是一种意境的营造和心灵的寄托。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不失淡远之韵味,是一首颇具意境和表现力的佳作。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露立修筠鹤表同,戏拈纸带为占风。
谁言心动非幡动,我本无心似太空。
本为当时国本安,白云满袖出商颜。
山中终是通人迹,不似围棋在橘间。
从来春雪有人嫌,六出虽工亦漫然。
客舍无毡浑可事,炉无薪炭褐无绵。
酒楼柳絮白纷如,带雨随风密又疏。
万景天全群动息,玉堂人老卧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