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的《秦淮杂诗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的感慨与自责,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首句“十载蹉跎愧不才”,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在过去的十年里,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有所作为,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自责。这里的“蹉跎”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虚度,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机会难再的深刻体会。
接着,“青山重复踏苍苔”,诗人转而描写自然景色,通过“青山”和“苍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心灵深处寻求宁静与解脱的愿望。
“平生颇薄机云辈”,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追求名利、追逐权势的人的不屑与鄙视。在这里,“机云辈”泛指那些善于投机取巧、追求世俗功名的人,诗人通过这一称呼,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反感和批判。
最后,“酹酒聊登周处台”,诗人选择在周处台饮酒祭奠,既是对历史人物周处的纪念,也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一种反思。周处台可能是指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通过这一行为,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愿意像周处一样,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重新出发,追求内心的真正价值和理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