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广明

忽辞同侣去,自喜水烟浓。

江草有閒色,野僧无定踪。

衣韬方眼笠,瓶系曲枝筇。

明宿枫桥寺,先听夜半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宋朝李龏所作的《送僧广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僧人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忽辞同侣去”,简洁有力地勾勒出僧人离群独行的场景,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与决绝。接着,“自喜水烟浓”一句,通过僧人内心的喜悦,反衬出对水边烟雾缭绕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江草有閒色,野僧无定踪。”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僧人的自由。江边的青草在阳光下泛着闲适的绿意,而僧人则如同这自然界的元素一般,没有固定的轨迹,随风而动,随心而行,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

“衣韬方眼笠,瓶系曲枝筇。”描绘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和修行状态。方眼笠和曲枝筇是僧人常用的物品,象征着他们朴素的生活和对物质的淡泊。而“衣韬”一词,更是巧妙地将僧人的衣物与剑鞘相提并论,暗喻了僧人内心的坚定与修行的勇猛。

最后,“明宿枫桥寺,先听夜半钟。”预示了僧人即将到达的目的地——枫桥寺,并提前听到夜半钟声。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僧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对修行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离别、旅途、宿处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僧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态度的赞赏与向往。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题赠然镜潭

象圜非假铸,湛湛一泓深。

独露古今体,静涵天地心。

月沉声不响,云晦影无侵。

定起何人会,鱼龙识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辉老

八十空门侣,如君有几僧。

眼明非服药,身健不扶藤。

云缀搜吟笔,花纷说戒灯。

小师亲得法,新度碓头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与昭庆因律师

西湖戒坛寺,近逼九重天。

师住无他恼,人言有宿缘。

莲香熏梵裓,柳色护斋筵。

四分南山律,今谁可共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题吴兴岘山寺

花草满苕阳,东风隔短墙。

洼樽残叶烂,坏塔老藤僵。

鸽暝栖苔殿,僧寒闭竹房。

荒阡人哭散,惟觉纸烟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