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他以潘郎(可能指潘岳)自比,赞美了潘杨二君的诗歌才华。"燃萁短句宁论步"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创作诗句的敏捷,即使是简短的句子也显示出深厚的功底,无需深思熟虑。"联鼎长吟不待思"进一步强调他们的才思泉涌,吟咏不断,无需刻意构思。
诗人还通过"武事解歌三箭定"来比喻他们的文采如同射箭般精准,能够安定国家,"文容堪颂万邦绥"则赞美他们的文章能够安抚万邦,带来和平。最后,诗人表示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像"中和"这样的佳作,但自谦自己没有潘杨那样的才能,无法与之相比,只能遗憾地表示"惭愧无因把蜀麾",即无法像潘岳那样执掌军政大权。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诗,体现了项安世对潘杨二君诗才的敬佩和自己的谦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