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

江北流民七十口,三十馀年在江表。

朋凶结恶四百馀,白刃差差历村保。

崩腾所向如投空,白昼攫金都市中。

顷由南昌入丰邑,反赂守者为先容。

长官坐堂寇入室,妻子莫逃况金帛。

岂无乡民敢相敌,长官一挥翻辟易。

临江贰守廉且武,手缚其渠散其伍。

岂惟乡民得按堵,邻境闻之皆鼓舞。

其渠在狱伍四归,天府上功民俗熙。

乃知一念敬厥职,万事至难皆可为。

人民社稷我所有,安得坐视如鸡狗。

人在鸡狗犹爱之,民社岂在鸡狗后,请君看取临江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傒斯的《题临江同知问流民事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展现了地方官员在面对社会动荡时的果敢与智慧。

诗中首先描述了流民的悲惨生活,他们历经三十多年漂泊于江南,饱受朋党凶恶的侵扰。接着,诗人通过“崩腾所向如投空”、“白昼攫金都市中”等形象化的描写,揭示了流民生活的艰难和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昌至丰邑的流民却因贿赂而被引入险境,长官的无能使得流民及其财产遭受威胁。

转折点出现在临江的两位官员身上,他们既廉洁又勇敢,成功地制服了流民的首领,并解散了其余成员。这一行动不仅保护了当地居民免受流民的侵害,也使得邻近地区为之振奋,表现出民众对正义的渴望和对官员能力的认可。

最后,诗人通过“一念敬厥职”、“万事至难皆可为”等语句,强调了官员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诗人以“人在鸡狗犹爱之,民社岂在鸡狗后”为喻,表达了对人民与国家关系的深刻理解,即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整首诗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赞扬了地方官员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诗中的语言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堂堂李通甫,起家掌邦宪。

直气横九秋,神明激雷电。

再登兰台上,爱国心靡转。

时当至治末,有位日兢战。

崩腾五华山,凿翠起台殿。

执笔佐御史,力谏明且辨。

斧锧已在前,独立目不眴。

骎寻国多故,灾异周八埏。

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

守法踰天官,反得官长怨。

我皇奋江汉,拨乱启天眷。

乾坤再开辟,日月重昭绚。

磊落收群材,疏戚共登荐。

君名一朝起,亦作丞相掾。

丹心益倾竭,婉画勒替献。

好恶古难同,祸福巧相禅。

天子忧南纪,藩宣必时彦。

下逮曹属微,简选亦精练。

君得南省佐,闻者尽惊羡。

伛偻辞阙庭,飘摇出畿甸。

饯送盈路衢,恳款陈志愿。

去年天下旱,穷蹙无贵贱。

赈恤当及时,本末须并见。

方春农事兴,不废乃为善。

又闻南中贼,凭陵及州县。

黎獠本吾民,抚绥在方面。

恩信足以怀,逼迫使生变。

况我圣天子,辙迹昔所遍。

勖哉筹策良,无使空蹂践。

京城雨初过,草树郁葱茜。

乔木多早莺,高堂有新燕。

烦辞君勿诮,君歌我其抃。

形式: 古风

画鹰

文梁五色条,秋高意气豪。

怒张两目直霄汉,岂与短翮翔蓬蒿。

妖狐昼作猛虎嗥,驺虞并与神麟逃。

嗟尔饱食心空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

都门落叶满,游子去京畿。

忍听《离鸾操》,遥逐秋鸿飞。

愁霜晓入镜,泪雨夕沾衣。

烟树黄河岸,风帆采石矶。

平沙回渺漫,寒雨暧熹微。

客心閒转切,乡书近却稀。

梦闻儿女泣,行将僮仆依。

窃慕漆园放,谁云潘岳非?

乘涛惯不险,回江望若围。

武昌未易到,更向岳阳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进士张于高得邛州判官归成都

邛心山前负弩迎,去年曾是一书生。

天寒剑阁犹车马,雪满绳桥正甲兵。

即恐徵求民力竭,莫将忧患客心并。

六千馀里关河路,不尽深期远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