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子激甫招登白塔过平川微雨信宿董氏留赠诸昆

隐君家住平川上,清流十里平如掌。

高门华屋世屡胄,芝术桑麻日争长。

男婚女嫁贱珠襦,弟劝兄酬足盆盎。

过客频留宿水堂,居人尚尔称山长。

昼苑冰浓碧碗浆,夜庭锦烂丹书幌。

诸郎索诗义不薄,野夫据榻颜真强。

宁嫌风雨阻登临,且恋丘园叙乡党。

卜邻倘遂武夷居,九曲扁舟共来往。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提到的“隐君”居住在平坦的平原之上,清流蜿蜒,宽阔如镜面,展现出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高门大宅,世代显赫,芝草、术药、桑麻等作物生长茂盛,象征着繁荣与富足。

诗中还描述了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无论是男婚女嫁,还是兄弟之间的相互扶持,都充满了温馨与和谐。过客在此停留住宿,而居民则以山长自居,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白天,清澈的水流如同碧绿的碗中浆液,夜晚,则是锦缎般的灯光映照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诗的最后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友人共同居住在如此美景中的向往,以及愿意冒着风雨也要前来探访的心愿,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收录诗词(94)

傅汝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 字:远度
  • 号:磊老
  • 籍贯:闽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476~1557年

相关古诗词

宴姜侯公堂长句

姜侯平生最清苦,今日高筵槌大鼓。

千回异味出脩竹,百转新声入疏雨。

肉食祇应供宦达,客游何敢当宾主。

真缄长者赐缱绻,故为野人破规矩。

忆昔与侯交不稀,府中常坐两布衣。

白泉太守每下榻,黄堂诸公时叩扉。

北风忽散南云会,朱汪哭母张陈归。

太守近始到百越,高郎远自游两畿。

参辰落落存北斗,侯亦南迁此州守。

三年长寄海上书,八月重斟菊边酒。

楚凤抽身避鹧鸪,鲁鸡徙翅逃风后。

沧溟钓竿不负人,日暮高天共回首。

形式: 古风

七夕忆山楼歌

今夕正七夕,我船横傍云梦泽。

旱火燋龙蛇,弦月热光赤。

举酒望青天,茫然忽自嚇。

洞庭木叶连山来,始知欺我久行客。

前年系船云顶铺,是时辞家五日路。

黄姑织女笑向人,笑曾赠以锦绣句。

蛟湖去年好月色,主人敬客金罍逼。

铁笛铿风银浪涌,船底如闻蛟叹息。

黄鹄万里心,大鹏垂天翼。

月落不可救,人生乐须极。

别家巳九秋,心与天悠悠。

闽海本天尾,楚山却天头。

此中不见月,想挂古针楼。

家人望月坐楼间,宛如待我缑氏山。

年年白鹤不见影,遥怜气闷杯长閒。

杯长閒,人未还。

君不闻六安行火与天通,王乔实遇浮丘公。

幸然踪迹二子同,更欲过览轩辕宫。

归欤兮归欤,丁戊兮山之下。

赤龙低头会有时,冷煖时人恶足谢。

形式: 古风

高房山小画

春山溟濛气欲滴,古绢元代标房山。

空亭尽与恶木离,恍有仙客游其间。

吾乡漫士早学此,笔意迥入房山里。

晴天简点更摩娑,满堂烟雾来无何。

形式: 古风

游东禅同诸子分韵得独字长句

空山夜寒雨霢霂,招寻拟共山中宿。

古殿回廊隐杂花,曲亭短径穿高木。

巳忻出郭陪妙赏,可爱专城得良牧。

酒馔提携兴起予,衾裯往返劳更仆。

空堂明烛照官服,四座欢声动崖谷。

潘令何强颜,王郎亦坦腹。

颜袁二子兴益豪,酒酣系碎刘生筑。

张衡倚柱歌四愁,顷刻风来振林屋。

建安七子才不数,东井五星气还淑。

烟云对酒会难频,日月行天老易速。

万事相从汗漫游,一生自分山林独。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