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山源和尚归闽

寻思六十蒿枝拂,如何再得一顿吃。

此是临济住后时,黄檗棒头痛的的。

寻思昔日曾行脚,未离南方已先错。

此是天平住后时,西院清风顿销铄。

此时人是彼时人,去时路是来时路。

老源胸中只自知,却道古人恰相似。

二月江湖春水生,拈得乌藤先我行。

得大愚力黄檗力,且听住后真消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思考与对比,展现了对过去与现在、自我与他人的深刻洞察。诗人以“寻思”开篇,引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六十蒿枝拂”与“如何再得一顿吃”的对比,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不易。

接着,诗人引用了临济和黄檗两位禅师的故事,通过“黄檗棒头痛的的”和“西院清风顿销铄”,分别象征着严厉的教诲与深刻的领悟,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挑战与收获。同时,通过“此时人是彼时人,去时路是来时路”,表达了个人成长与变化的主题,以及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老源胸中只自知,却道古人恰相似”收尾,既肯定了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立思考,又暗示了与古代智者的某种精神共鸣。通过“二月江湖春水生,拈得乌藤先我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前行的画面,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整首诗在对比、反思与启示中,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与感悟。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释迦佛赞

不即此座,成等正觉。不离此座,成等正觉。

入雪山,悟明星,知之者必谓以慈示人。

开空花,结空果,不知者将谓实有此作。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此亦名言不及处。

借水献花,不可当面讳却。

形式: 古风

出山相赞

逾重城为何事,悟明星自欺谩。

试问出山,何似入山。含元殿里,犹觅长安。

形式: 古风

维摩赞

机不可触,病不可医。说黄道黑,引蔓牵枝。

要见众生不病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观音赞

大士真慈念群生,有如慈母忆其子。

尽尘毛刹世界海,一一具此一念中。

惟此一念不退转,如子得母亦复然。

眼声耳色互三昧,情与无情同證入。

有能不作实證想,当知此相亦非实。

忽若子母不相知,大士实相常现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