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东隐聂表雷州见寄

绝域淹行役,书空不自休。

谩持苏武节,倦倚仲宣楼。

邻媪能知己,吟翁岂重愁。

穷通随所遇,天地一虚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遥远之地,长途跋涉,内心却始终无法停歇的情境。首句“绝域淹行役”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与状态,远离家乡,长时间的劳顿并未使他停下思考的脚步。“书空不自休”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即使是在空虚中,也难以停止对生活的反思。

接着,“谩持苏武节,倦倚仲宣楼”两句,诗人以历史人物苏武和王粲(字仲宣)自比,苏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坚韧不屈;王粲在荆州时曾登楼远眺,抒发思乡之情。这里,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有着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邻媪能知己,吟翁岂重愁”这两句转而描写诗人与周围人的关系,表示即使在异乡,也能找到理解自己的人,这使得他的愁绪不再那么沉重。这里的“邻媪”可能是指一位老妇人,她或许并不了解诗人的全部经历,但她能够给予诗人一些安慰和支持,让他的心灵得到一丝慰藉。

最后,“穷通随所遇,天地一虚舟”总结了诗人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的顺逆起伏都是自然的规律,就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船一样,无论遇到何种风浪,最终都会回归到自然的秩序之中。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宇宙万物的广阔视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梦

客处独幽甚,风霜惊岁华。

慈颜长在忆,归梦每还家。

后圃橘垂弹,东轩梅欲花。

觉来月在屋,抚枕重咨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客怀

亲庭旷定省,况复岁华临。

明月故乡思,白云游子心。

诗怜未超俗,琴恨少知音。

何事东邻妇,当当急暮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诸弟三首(其一)

自怜苦相失,漂泊在天涯。

万里长为客,三年不到家。

初春逢驿使,知汝上京华。

此后长相忆,愁来眼欲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诸弟三首(其二)

几载音书绝,乡关梦寐多。

愁来悲骨肉,老去事干戈。

路杳红尘暗,天长白雁过。

无由问慈母,康健近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