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老堂堂日,诸贤得得来。
但令元气壮,患不塞尘开。
名大天难著,人亡首忍回。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
这是一首描绘哀伤离别之情的诗句,体现了对逝者生前风采与英年早逝的怀念,以及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和不舍。每一句都流露出作者杨万里的悲痛心情。
"一老堂堂日,诸贤得得来"表达的是逝者的威仪如旧日般光辉灿烂,而那些仰慕之人纷纷前来,展示了逝者生前的尊贵和吸引力。这里的“一老”指代逝去的人物,通过对其尊称的使用,显示出作者对逝者的敬重。
"但令元气壮,患不塞尘开"则是表达了如果逝者能保持壮盛的生命力,那么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将如同浮土般被扫去。这句强调了逝者生前的力量与影响。
"名大天难著,人亡首忍回"中,“名大天难著”意味着逝者的名字太过伟大,以至于连天空都难以承载。接下来的“人亡首忍回”,则是说在逝者去世后,那高贵的头颅怎能忍心转向别处,暗示了对逝者不舍的深情。
"东风好西去,吹泪到泉台"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哀伤之情。这里的“东风”可能是春天的风,也代表着生机与温暖,而作者却要这风向西方吹去,这可能寓意逝者魂魄远行。同时,“吹泪到泉台”,则是在形容悲泣之情,如溪流般不断。
总体来说,诗句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伤,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着作者深切的不舍与哀悼。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保奭方为左,希文自请西。
不劳三尺剑,已办一丸泥。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清风谁作诵,何石不天齐。
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
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
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
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
说著岷江士,未逢眉已申。
殷勤来相府,解逅得诗人。
不是胸中别,何缘句子新。
谈今还悼昔,喜罢反悲辛。
夜把新诗读,灯前阖且开。
一行私独喜,两脚不虚来。
天似嫌梅晚,冬初遣雪催。
与君问花信,能绕百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