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记室游旧京诗

大夫悯周庙,王子泣殷墟。

自然心断绝,何关系惨舒。

仆本漳滨士,旧国亦沦胥。

紫陌风尘起,青坛冠盖疏。

台留子建赋,宫落仲将书。

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

闻君怀古曲,同病亦涟如。

方知周处叹,前后信非虚。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首联“大夫悯周庙,王子泣殷墟”以古代贤臣和王子的哀悼,象征着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衰败的哀痛。接着,“自然心断绝,何关系惨舒”,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仆本漳滨士,旧国亦沦胥”两句,诗人自述身世,从漳水边的士人到国家的沦陷,暗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接下来,“紫陌风尘起,青坛冠盖疏”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不再,昔日的繁华景象如今只剩下尘土飞扬,官场的显赫人物也逐渐稀少,形象地展现了社会的衰败。

“台留子建赋,宫落仲将书”引用典故,子建(曹植)的赋文与仲将(王褒)的著作,都已留在历史中,而今却只能在废墟中寻觅,暗喻文化的遗失与历史的变迁。最后,“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通过谯周题柱与商容立碑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历史人物与遗迹的消逝,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怀念。

“闻君怀古曲,同病亦涟如”表明诗人与友人共享对历史的感慨,情感共鸣。结尾“方知周处叹,前后信非虚”则点明了诗人对古人感叹历史变迁的真实感受,认为这种感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历史深刻理解与个人经历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与文化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衰败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9)

孙万寿(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遐年。生年不详,约卒于隋炀帝大业四年前后七年中,年五十二岁。祖宝,魏散骑常侍。父灵晖,齐国子博士。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大业元年(605)转为齐王文学。当时诸王官属多被夷灭,万寿不自安,因谢病免。久之,授大理司直,卒于官,时年五十二。万寿著有文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诗九首

  • 籍贯:隋信都武强(今河北武强西南)
  • 生卒年:?~608

相关古诗词

行经旧国诗

萧条金阙远,怅望羁心愁。

旧邸成三径,故园馀一丘。

庭引田家客,池泛野人舟。

日斜山气冷,风近树声秋。

弱年陪宴喜,方兹更献酬。

修竹惭词赋,丛桂且淹留。

自忝无员职,空贻不调羞。

武骑非吾好,还思江汉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庭前枯树诗

当时金谷里,昔日平陵东。

布叶俱承露,开花共待风。

摇落一如此,容华遂不同。

庭前生意尽,井上蠹心空。

匠者无劳顾,拥肿难为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相逢狭路间

天衢号九经,冠盖恒纵横。

忽逢怀刺客,相寻欲逐名。

我住河阳浦,开门望帝城。

金台远犹出,玉观夜恒明。

筵羞太官膳,酒酿步兵营。

悬床接高十,隔帐授诸生。

流水琴前韵,飞尘歌后轻。

大子难为弟,中子难为兄。

小子轻财利,实见陶朱情。

龙轩照人转,骥马嘘天明。入门俱有说,至道胜金ぷ。

出门会亲友,天官奏德星。

大妇训端木,中妇训刘灵。

小妇南山下,击缶和秦筝。

群宾莫有戏,灯来告绝缨。

形式: 古风

从驾巡游诗

大夏尧遗俗,汾河汉豫游。

今随龙驾往,还属雁飞秋。

天行肃辇路,日驭翼华辀。

朝乘六气辩,夕动七星旒。

谷静禽多思,风高松易秋。

远林才有色,遥水漫无流。

京华佳丽所,目极与云浮。

但睹凌霄观,讵见望仙楼。

锁门皆秀发,鸳池尽学优。

待君草封禅,东山观射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