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四首(其一)

春风杨柳眉,春禽弄百舌。

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

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

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

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

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

形式: 偈颂

翻译

春风轻拂柳叶眉,春鸟鸣叫如百舌。
一颗虔诚的心,却在两地泄露。
不需行走即归家,修行中的漏洞瞬间消失。
秘密地投入玉线芒,清晨穿针引线如入金穴。
深藏的秘密深远而隐秘,无人能识破。
我这可怜之人,处处符合佛法之道。
不念阿弥陀佛,只说南无乾屎橛。
在愚痴者面前,这样的智慧不能言说。

注释

杨柳眉:形容女子秀美的眉毛。
百舌:鸟名,叫声多变。
祖师心:指修行者的虔诚之心。
漏泄:此处指修行中的破绽或泄露。
不动步还家:比喻修行者内心平静,无需外在行动。
暗投:秘密地投入。
玉线芒:可能指神秘的线索或修行工具。
金针穴:比喻关键的窍门或技艺。
深固实幽远:形容事物深奥、难以触及。
惭愧:感到羞愧或自责。
头头皆合辙:处处符合佛法的规则或道理。
南无乾屎橛:佛教用语,意为无意义、虚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恭所作的四首偈诗之一。它以春天的景象为引子,通过描绘春风中的杨柳和鸣叫的鸟儿,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画面。"一片祖师心,两处俱漏泄"暗示了佛法的微妙与深远,如同春风中的秘密,既在修行者的心中,也在自然之中悄然流淌。

"不动步还家,习漏顿消灭"表达了禅定的力量,通过静坐冥想,可以消除内心的杂念。"暗投玉线芒,晓贯金针穴"运用比喻,可能指修行者深入探索佛法的精微之处,犹如黑夜中的针芒穿透黎明的曙光。

"深固实幽远,无人孰辨别"强调佛法的深奥难测,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理解的。"惭愧可怜生,头头皆合辙"则表达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完全领悟佛法的谦卑和自省。

最后两句"不念阿弥陀,南无乾屎橛"运用极端的对比,意在指出如果不能真心诚意地信仰,即使口诵佛号也如同空洞无物。"无智痴人前,第一不得说"则是告诫在愚昧之人面前,不应轻易展示自己的智慧,以免引起误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丰富,语言含蓄,体现了禅宗对内心修炼和佛法领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

释法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四首(其二)

头祖才始升堂,百丈卷席归去。

不是拾得寒山,有理也无雪处。

形式: 偈颂 押[语]韵

四时般若(其一)

日暖风和天地春,野华芳草一翻新。

灵山佳致依然在,谁是当年微笑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四时般若(其四)

林木萧条复本根,严霜冻雪锁松门。

地炉煨火通身暖,寒暑到来休更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四时般若(其二)

万木扶疏夏景长,园林梅杏嚼红香。

山前麦熟还知否,一一当机为举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