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跑寺

轺车任登登,山径缭而曲。

深邃得兰若,杰构耸岩谷。

林空号鼪鼯,境僻走麋鹿。

寄迹亦偶尔,一住且信宿。

禅房木榻净,石鼎妙香续。

跑泉虎已逝,清冽犹可掬。

煮茗试酌之,一洗肠胃俗。

苍珉宛深刻,坡翁有遗躅。

词翰两绝妙,光彩照林麓。

平生丘壑情,苦被王事促。

山僧念远行,举手向我祝。

是身浮云然,再至渺难卜。

匆匆出门去,浩荡看鸿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次探访虎跑寺的旅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寺庙的静谧氛围。首句“轺车任登登,山径缭而曲”便勾勒出旅途的蜿蜒曲折,车辆在山路上缓缓前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深邃得兰若,杰构耸岩谷”两句,点出了目的地——虎跑寺的雄伟与隐秘,寺庙如同山中的瑰宝,矗立于山谷之间。

“林空号鼪鼯,境僻走麋鹿”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森林空旷,鼪鼯哀鸣,四周荒僻,麋鹿自由奔跑,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野趣。诗人寄身于此,选择暂时栖息,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禅房木榻净,石鼎妙香续”则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禅房内木榻洁净,石鼎中香烟袅袅,传递出佛教修行的清净与庄严。

“跑泉虎已逝,清冽犹可掬”描述了泉水的清澈与生机,即使老虎已离去,但泉水依然流淌,清冽可饮,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诗人在此品尝茗茶,一洗身心的世俗之气,体验到了超脱凡尘的宁静与自在。

“苍珉宛深刻,坡翁有遗躅”提到一块刻有文字的青石,让人联想到宋代大文豪苏轼(坡翁)的足迹,暗示着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诗人对苏轼的词翰艺术表达了崇敬之情,这些作品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寺庙周围的林麓。

最后,“平生丘壑情,苦被王事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以及现实生活中政务繁忙的无奈。山僧的祝愿与诗人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

“是身浮云然,再至渺难卜”意味着诗人如同浮云般飘忽不定,未来是否能再次造访虎跑寺难以预料。匆匆出门,诗人以开阔的视野和心灵,注视着远方飞翔的鸿鹄,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佛教文化的感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罗刹江

江风吹征衣,扁舟渡空阔。

曙色渐开朗,远岫横一抺。

悠悠沧波去,澹澹孤鸟没。

中流击箫鼓,哑哑棹歌发。

夷犹荡渔艇,举网鱼泼泼。

帆樯乱高下,来去若超忽。

扣舷发清啸,客怀颇轩豁。

一杯酹胥神,吊尔忠义骨。

山川渺天涯,未可计日达。

顾兹习暇豫,潇洒送日月。

无徙念前程,坐使心惨怛。

形式: 古风

钓台

发轫富春驿,舣棹严陵滩。

缅怀隐士踪,访古登巉岩。

峨峨钓台高,寂寂空江寒。

目旷尘襟开,天远浮云间。

惟子秉高节,卓立超人寰。

纷纷仕进者,视子莫敢班。

出处各有道,要在义所安。

矫激非中庸,汩没斯贪顽。

王事有程期,寸心剧飞翰。

登舟渺回首,烟水空漫漫。

形式: 古风

草萍

山行忽终日,日落风飕飕。

苍然暝色起,原野烟光浮。

依稀见村落,儿童逐归牛。

山径丛竹深,鸟雀声啾啾。

万物已偃息,我行良未休。

驿吏走仓皇,再拜候道周。

顾之问前途,为余指林丘。

入门华灯列,山醪献新篘。

空堂耿无寐,百感不自由。

惺惺待明发,起坐听更筹。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东乡

廿里忽一村,十里忽一邮。

行行历重山,长途邈悠悠。

惟兹乡土异,山田已微收。

村墟颇萧条,深林叫钩辀。

况闻多寇盗,逢人肆虔刘。

兹邑实鼎建,劫掠始得休。

阴云黯然至,林木深已幽。

大雨忽滂沱,泥涂满行辀。

仆夫款柴扉,请此盍少留。

咄嗟行路难,怅然增烦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